报告深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扎实做好三个“更”
2025-01-23 09:02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三农”稳,则全局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肩负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大使命的山东,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产业能级稳步跃升,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治理效能不断提升,齐鲁样板塑形成势,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围绕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求实效,并作出更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更大力度发展富民产业、更强举措发挥片区引领作用等具体部署。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山东粮食产量已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让全国人民的饭碗里装上了更多“山东粮”。“粮食丰收,好田地、好种子、好技术缺一不可。”单县东城街道办事处马庙村党支部书记、单县大芹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素芹代表,对报告中围绕“齐鲁粮仓”建设提出的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等格外关注。
近日,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百亿绿洲花卉种植基地智能化温室大棚中,花农在管护、包装花卉,发运外销。(通讯员 张进刚报道)
“以前一遇上高温干旱天,村民浇地得自己找水源、铺水带,费时费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里新打了灌溉机井,地里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出水口,而且沟渠都畅通了,旱能及时浇、涝能及时排。”王素芹结合自己村的种植经历说,现在当地农业部门指导测土配方施肥,种地更科学了。她认为,农民一家一户生产很难把这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位,还是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更多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环节托管,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树立大食物观,思路一开天地宽。报告提出,深挖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潜力。“伴随着山东‘海上粮仓’建设,近年来水产养殖出现了大量的新品种,应用了不少生态健康绿色养殖新技术,养殖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度提升。”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文琪委员说,但除沿海地区外,现在老百姓餐桌上的水产品还是偏少。
聚焦提高水产品在“菜篮子”中的占比,她建议,一方面,扩大新品种在基层一线的应用,提供更多高端优质水产;另一方面,加大科普力度,让大家了解水产品本身就是优质蛋白,具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和功能物质,从而在日常一日三餐中增加对水产品的摄入。
报告提出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数据作为农业新型生产要素,同土地等一样,重要性日益凸显。”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数字农业部部长高中强委员认为,应顺应数字化发展浪潮,推动大田生产、设施种植、畜牧养殖、渔业生产、育种制种以及农业全产业链等数字化转型。
除持续支持“齐鲁农云”数字乡村大脑建设,高质量建成全省统一农业农村大数据底座外,他还建议,重点开展生物育种、智慧种植、智慧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垂直大模型开发,加大“人工智能+”行动对智慧农业的扶持力度,破解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各环节的技术瓶颈,打造更多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报告提出,构建山东富民产业图谱,支持日照蓝莓、莒南花生、青州花卉、高唐锦鲤等一批“土特产”延长链条、提升品质。
如何让小锦鲤“游”出大产业?高唐县县长杨曙光代表说,高唐正在做好三个“锦鲤+”:“锦鲤+科研院所”,强化与专业力量合作,推动锦鲤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锦鲤品质;“锦鲤+电商”,扩大锦鲤直播基地规模,培育更多电商专业人才,持续提高市场销量;“锦鲤+文旅”,优化锦鲤游路线,开发锦鲤麦秸画、吉祥物等文创产品,形成从科研育苗、养殖销售到书画艺术、民俗体验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链条,全方位带动群众增收。
“做强产业,要重视和发挥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英潮委员说,单从辣椒产业发展上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并不多,企业规模有待扩大,科技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这也是我省农业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深入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正是补上这些短板的关键。”他建议,加大政策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布局育种研发、加工转化、仓储物流等设施,推动加工层次由粗到精、由初到深,提高对关键行业的产能、技术掌控能力,引领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林下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夏远志委员关注到,这几年,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到乡村去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假期出游选择,这也带动起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报告提出,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创新打造一批新场景、新业态。“要在健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除了吃吃农家饭、看看自然景,还能体验民俗文化、买到乡村好物、享受乡村生活,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夏远志说。
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是我省近年来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探索形成的有效路径。目前,省市县梯次建设乡村振兴片区1598个,覆盖村庄1.5万个,示范带动全省乡村向全面振兴加快迈进。报告提出,今年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片区75个。
“连片推动乡村振兴以来,资金、政策等集中汇聚,制约发展的硬件、短板陆续被补齐。我们不仅建设了龙马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循环基地,还依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大幅增加。”莒南县岭泉镇马棚官庄村党支部书记郭春龙代表说,新的一年将和片区内村庄一起联动发展,下更大力气把村庄环境改善保持好,把健康、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完善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毛鑫鑫 修从涛 于新悦 叶彤 张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