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秀环卫工人事迹展⑬ 丨崔国华:42年责任坚守,从掏粪工到先锋模范!
2024-12-30 09:57 海报新闻
编者按:
先进典型引领,凝聚奋进力量。为庆祝第30届山东省环卫工人节,全省16地市推选出一批批优秀环卫工人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特此汇编推出此专题,旨在通过他们普通而不平凡的工作故事,回顾我省环卫事业的辉煌发展历程,展现新时代环卫工人的崭新风貌。
海报新闻记者 李萍 报道
1982年,18岁的崔国华离开校园后,就来到清运大队的前身——滨州市惠民地区北镇公社清扫队正式参加工作。一开始,他跟着老师傅学习提粪。因为当时都是旱厕,没有现在这种水冲式厕所,提粪就是用桶将粪污从粪池中提上来,倒入地排车的大粪箱里。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一不小心就会溅得满身都是。一天下来,全身臭烘烘的。有的小伙伴还掉进过粪坑,很多一起报名的人都受不了这份又累又脏的工作,离职转行了。崔国华也想过放弃,但是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让他坚持了下来,而这一坚持,就是四十多年。
1983年,队上领导鼓励当时年轻的崔国华学习拖拉机。他寻思不能赶一辈子的驴车,于是开始报名学习。1984年,他正式开上了拖拉机,并在一年后考取了汽车驾驶证。当时的工作状态是,由小驴车换成了拖拉机,将一天来收集的粪拉到队上专门的晾晒场,再用钉耙将粪摊平在炭灰上,等粪便晾晒干了再收集起来,用拖拉机运到黄河边的蔬菜基地进行售卖。
随着城肥清疏装备的发展,1988年,崔国华从开拖拉机运粪改成了用吸污车吸粪。他依稀记得当时开的是一辆北京牌130改装的吸污车去吸粪。用抽粪车抽吸,不用人力肩挑,减少了与粪污直接接触的风险,也减少了粪污溅一身的可能性,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随着化肥的普及,蔬菜基地也逐渐减少了农家肥的需求。这时候,大队的主要业务也从之前的拉粪为主变成了以拉生活垃圾为主。崔国华是环卫清运装备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以前市城区的小区和单位上都是垃圾池,垃圾池就是用砖块垒半米多高用来集中储存垃圾的池子。等到垃圾攒上6-7天的时候再集中运一次。运的时候,垃圾池内污水横流、蚊蝇满天飞,环境真是一言难尽。居民扔垃圾时都屏住呼吸、捂着口鼻随手朝池子的方向一扔快速离开不愿多呆一秒。而崔国华和他的同事们,忍着恶臭用铁锨一铲一铲地将垃圾都清理到清运车上,最后将池底清理干净。干完后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
跟拉粪一样,生活垃圾清运一开始的运输工具也是从人拉地排车慢慢地转为用驴拉车。80年代逐步改成了拖拉机运输。拖拉机这种机械化运输的改善使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但仍采用人工上料方式,即用铁锨将垃圾扔在车上。90年代,滨州市城区又引进了地埋式垃圾箱。这种方式比较新颖,6方的箱体也能承载很多垃圾,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夏天坑位容易积水箱体在下面容易腐蚀损坏;二是坑位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人掉入的安全隐患;三是在垃圾量很大的单位,像六街批发市场,由于垃圾不能压缩,一会儿垃圾就满了,运输频次很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2000年后,清运大队引进了几台二手生活垃圾压缩车开始新的探索和尝试。小区单位也逐渐取缔了垃圾池改为垃圾桶。用压缩车作业是环卫装备的又一次提高:一是减轻了人力上料的重体力劳动;二是因为垃圾可以压缩,垃圾承载容量提高,可以装载更多的垃圾。崔国华清楚的记得那是2010年前后,主城区最后几个空间狭窄的小区撤池设桶,大队最后一辆人力上料的五征牌四轮垃圾车,也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12年,滨州市城区开展餐厨垃圾清运试点,用于大型酒店、学校食堂等的餐厨垃圾清运。崔国华也开始了餐厨垃圾车驾驶员的岗位。滨州市城区餐厨垃圾的试点清运,标志着原来粗放的、生活垃圾混装的清运模式,开始逐步走向精细化、分类运输的模式。
2015年,趁着创建卫生城的东风,滨州市城区的地埋式垃圾箱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开始大面积推广。转运站有干净、卫生、装载量大等优点,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市城区大型小区、高等院校、医院和农贸市场的青睐。随着环卫科技的发展,清运大队又购置了自卸式无泄漏垃圾车。此车辆具有无泄漏、密闭运输、垃圾可压缩的特点,可适用于酒店、商场等垃圾含水量大的场所的垃圾清运,减少了垃圾渗滤液漏撒的隐患。
2020年,按照新的创城标准和要求,市城区开始撤除沿街设置的垃圾桶,将沿街固定式垃圾收集模式,改为收集车上门收运模式。该清运模式定时定点、巡回收集,减少了垃圾落地的时间,进一步为市民创造了优美、整洁的市容环境。
四十二年,作为环卫清运队伍的一员,崔国华亲身见证了城市容颜的美丽变化和城市环卫事业的巨大进步。而未来,崔国华也将和他的同事们一起积极投身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的事业中,继续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做新时代环卫清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