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历史”见“大历史” 走近文物普查中的“最强辅助”
2024-12-16 12:31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朱德蒙
王守学,一位普通的济南村民,也是一位文物普查线索提供人。
今年3月,为全面掌握山东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做到“应查尽查”,山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协调机制办公室面向全社会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一时间,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提报各类相关线索信息。这些人中,有文史专家,有在校学生,也有文史爱好者……他们上报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线索,为四普新发现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更帮助文物普查队第一时间掌握文物点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王守学和长清文物普查队
探寻文物古迹
今年56岁的王守学,是土生土长的长清区孝里人。四普启动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征集后,他第一时间提交了十几条文物点的线索信息,包括古井、古庙、古桥等。
2024年11月,我们跟随长清区文物普查队在孝堂山郭氏墓石祠进行实地调查时,见到了王守学。一身冬装的王守学,质朴、热情,正陪着队员们核对文物点的信息。
距济南市长清区20.8公里的孝里街道,因地势低洼积水,曾名水里铺。东汉初,村南巫山(今孝堂山)上建郭巨墓,遂因“郭巨埋儿”的孝道故事改名孝里。时至今日,孝堂山上依然矗立着的郭氏墓石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此外,在孝里街道广里村的东北方,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于此地开始,绵延千里,横亘齐鲁。
悠久的历史,不仅为孝里增添了一抹厚重,也让这里的民众耳濡目染。王守学自小便喜欢研究历史,喜欢探寻文物古迹。每当发现了“了不得”的地方,他就记到本子上,日积月累,便是数十载。
“研究历史的人太多了,我也不可能搞出啥大名堂。所以我就在孝里,先把自己身边的历史搞明白了。”做不了“大历史”,“小历史”也让王守学废寝忘食,乐此不疲。
玄洞入口
曾经,他在孝里房头村东南山峪崖壁发现了一处玄洞,里面刻有一则题字:建炎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下……石匠四人修洞。
那是赵构刚刚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女词人李清照的叹息言犹在耳。远在孝里的石匠四人,在尝遍战乱之苦后,终于在孝里的一处崖壁上,发现了一处适合“营造”的山洞。雨过天晴,他们欣喜地刻下开工的喜悦。然而,这份喜悦终归是镜中水月,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幸运的是,工程虽然“烂尾”,但“石匠四人”还是以另一种方式,于数百年后和王守学“相见”。那一刻,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无声地倾诉着百年衷肠。
当然,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王守学告诉我:“建炎二年,济南知府刘豫面对金军围城,开门纳降。自此后,济南再未归入南宋版图。当年,究竟是何人在此隐居已不得而知,但从‘建炎年号’推断,此地或属南宋管辖范围,亦或有北宋遗民隐居。”
比起齐长城、比起郭氏墓石祠,王守学的这些“发现”看似微不足道,毫发丝粟,但殊不知,却是见微知著,可见一斑。比如房头玄洞,填补了长清地区甚至江北少有南宋初年纪年年号的空白;比如大峰山金代石刻画像,填补了大峰山道教进驻无确切纪年的空白;又比如黄崖山寨张积中手书“采药径”刻石,填补了黄崖山寨除“男枯骨”刻石再无文字的发现……
事实上,即便是文物工作者,也很难走遍辖区内每一寸土地,但正因为有像王守学这样的“强辅助”,才让所在辖区的每一处文物古迹的历史面纱得以揭开。
“我们不是专业登山人员,爬山没有技巧,就知道往上走,其实很危险,人很容易滑下来。每次回家后想想都害怕,决定再也不这样了。但想归想,过几天又去了。”王守学笑道,除了危险,也没有任何补助,甚至有时候还要搭上自己的钱,“没办法啊,忍不住!”
冬日的晌午,我站在修缮一新的郭氏墓石祠旁。阳光下,一边是对着孝里文物古迹如数家珍的王守学,一边是身穿红马甲忙碌着的队员们,“穷开心”三个字在我脑海中突然变得具象化。
郭氏墓石祠
冬日里的实地调查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长清区孝里街道孝堂山山顶。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祠用青石仿照汉代民居建筑形象并缩小比例砌成,坐北朝南,东西长约4.12米,南北长约2.49米,山墙通高2.2米,墙壁石板厚约20厘米。屋顶为单檐悬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垄、连檐等构件形象。
当人站在“缩小版”的石祠前,时间仿佛很长,可以穿越千年;又仿佛很短,转瞬之间。
郭氏墓石祠的由来,据《左传》记载: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即此山下也。山上有石室,俗传云,郭巨葬母之所,因名孝堂山焉。
那么,郭巨又是何人?西汉刘向《孝子图》写道:郭巨,河南温人,甚富。父没,分财二千万为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寄住。邻有凶宅,无人居者,共推与之居,无祸患。妻产男,虑养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郭巨。”巨还宅主,宅主不敢收,遂以闻官。官依券题还巨,遂得兼养儿。
调查中的普查队员
孝堂山上的郭巨墓和石祠之所以久负盛名,概因附近有条由山东去往开封的必经官道。人来人往之间,十分热闹。即便后人考证,此处可能并非郭巨墓,也无法左右其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
我们当日的调查任务是对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及古墓进行实地调查。队员们到达现场后,根据队长安排,有的借助RTK、卷尺等对墓葬和石祠进行打点、测量;有的负责拍照和信息记录。期间,偶遇前来参观的一个外地旅行团。队员们又向好奇的游客详解了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的相关内容。
因为文物点面积不算大,调查工作很快结束。
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
结束完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的基础调查后,文物普查队跟随王守学来到一处由他提供的文物线索点。
这是一处新发现。
石岭子土地神祠调查
石岭子,全称石庙子岭或石庙子口,因山脊左侧有一座建于明朝嘉靖五年的全石结构土地神祠故名。
王守学介绍,石岭子土地神祠是孝里街道东部山区仅存的明代三座叠色式房顶建筑石屋之一。
如果不是有人带领,我想可能很少有人会发现这样一处土地神祠。即便见到了,也不会想要跨过那些凌乱的砖石和枯朽的木枝,走进去一探究竟。
但王守学,走进去了。
跟随王守学的步伐,我们也一头扎进了土地神祠中。祠内倒还整洁,空间不大,仅可站数人。举目仰望,穹顶的结构仿佛置身于一座石砌金字塔内。墙壁上以石灰岩青石板为背景的五方线刻画像石,自西而东依次为:牛王、马明王、土地、巡山、将军。据说,他们是当时民间普遍供奉的五位神仙。“石岭子土地神祠为什么建在这个地方?因记事碑碑文漫漶,建筑缘起已不得而知。”
根据王守学提供的信息资料,队员们开始进行信息采集工作,RTK打点、卷尺测量……因为祠内光线太暗,五方线刻画像石过于模糊,队员们一人拿手机照明,一人用相机拍照。
此时,已近日落,冬日的风从山道上吹来,凛冽,寒冷,夹杂着朽木的味道,但队员们干得一丝不苟,热火朝天。
收队时,我忍不住问王守学:“做这些有意义吗?”
他看着孝里的山路坚定地回道:“有意义!通过文物普查,可以把孝里文物点的历史年代和身份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孝里传播出去。大家都知道孝里厚重的历史文化,这样就可以吸引大家来旅游、参观,带动一方旅游经济。”
天色一点点暗下去,群山环抱之下,结束一天外业工作的普查车向着市区驶去。王守学也骑上摩托车,奔向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