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青岛打造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
2025-01-04 14:43 《瞭望》
◇走进青岛汉缆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其生产车间正在制造着海洋专用电力电缆。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公司攻关了500千伏超高压海底电力电缆的核心技术,单根电力电缆可满足30公里长度生产
◇科研成果的深度转化,助力海洋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青岛市发力构建“4+2+4”海洋产业体系,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十大产业,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
◇深海开发是海洋药物、生物制品、食品等研发的重要方向,这一领域已成为国际竞争高地。在这一赛道中,青岛在聚集开发过程中形成梯次产出的态势,未来有望陆续迈入产业化道路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凯 张武岳 王欢
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 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FPSO)“海葵一号”在山东青岛 完工交付,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 装备自主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取得 重大突破(2024 年 4 月 26 日摄) 李紫恒摄 / 本刊
在青岛莱西市河头店镇,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车间内,一个个养殖池饲养着澳大利亚“国宝鱼”——墨瑞鳕。
“原先国内要吃到这种鱼只能进口,现在这条外国鱼实现了‘中国产’,主要销往北上广深等城市,零售价格每斤60元左右。”该公司总经理刘明说,蓝色种业的科研突破,带动了产业化飞速发展。
大潮涌起,踏浪图强。青岛锚定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将科技创新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海洋创新资源集聚、涉海产业和成果转化、未来海洋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突破,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增强科研创新“软实力”
近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带领的团队,成功诱导1万余尾大西洋鲑伪雄鱼,实验检测诱导率达到了100%,为自主繁育大西洋鲑鱼走出关键一步;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通过基因编辑和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技术,实现了海洋水产育种新突破……
以海水鱼类等为代表的青岛蓝色种业,持续走在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前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说,青岛海水养殖鱼类基因组育种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蓝色种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蓝色种业的持续突破,是青岛海洋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缩影。海洋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背后,得益于高层次人才库和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持续赋能。
位于青岛市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科学研究的单位,经过60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家海洋腐蚀防护领域的中坚力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鹏说,青岛市海洋经济基础良好,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优势突出,也是全国海洋腐蚀研究人才的集聚地,发展海洋腐蚀防护产业具有显著的优势。
青岛市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建立海洋高层次人才库,加快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海上综合试验场、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等涉海大科学装置建设,更好发挥新一代超算、深远海科考船队等科研资源作用。
海洋科创资源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体制机制的有效保障。青岛市健全海洋科技的体制机制、稳固要素保障,为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据青岛市科技局局长李天传介绍,青岛市实施“海创计划”,设置海洋科技创新专项,实施海洋高端平台建设、海洋产业创新引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科技型企业培优、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育、海洋国际合作拓展等六大提升工程,努力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壮大海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此外,青岛市正布局一批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全球领先的超算大科学装置,助力透明海洋等大科学计划实施;建成深远海科考船队,累计共享船时超5000天;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极端海洋全向流场水池”等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在实现海洋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方面,青岛承担了重要使命和责任。”包振民说。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数据显示,青岛拥有全国最富集的海洋科创资源,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在此集聚。全市海洋人才总量达37.65万人,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创力量支撑。
练好成果转化“硬功夫”
走进青岛汉缆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其生产车间正在制造海洋专用电力电缆。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公司攻关了500千伏超高压海底电力电缆的核心技术,单根电力电缆可满足30公里长度生产。
该公司工艺技术组长鲁明发说,公司自1996年研发生产海底电力电缆以来,相继为海洋石油开发、岛屿供电及海上风电场提供了两千余公里的海底电力电缆。
向海图强,逐梦深蓝。青岛市以海洋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通过发挥平台作用、加大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深度转化科研成果,为海洋产业注入新动能。
一方面,积极发挥平台力量,通过平台“小支点”成果转化,撬动海洋经济发展“大产业”。
自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落地青岛蓝谷以来,青岛蓝谷管理局积极构建“平台+资本+专业化服务”的全方位工作推进机制,在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取得良好成效。
青岛蓝谷管理局科技创新和投资促进部部长刘玉龙说,中心落地后,蓝谷累计完成技术合同1400余项、成交额约34亿元。近三年蓝谷院所向青岛本地企业转化技术合同数量增长约90%、成交额增长约120%。
另一方面,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大各级科研经费支持,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和应用,助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海洋处有关负责人说,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十四五”以来积极争取中央资金8.6亿元,加快海洋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推荐25个重点涉海项目成功入选省级“海洋强省”重点项目库。今年1~7月,滚动调度总投资672亿元的海洋市级重点项目(投资3亿元以上)24个,完成年度投资近58亿元。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集中推进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持续引进落地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推动海洋产业提质升级。青岛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市工信局聚焦“建群强链”,加快推进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研成果的深度转化,助力海洋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青岛市发力构建“4+2+4”海洋产业体系,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十大产业,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
例如,打造水产种业“青岛芯”,加快推动蓝色种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以“深蓝”“国信”系列等深远海养殖装备为支撑,加大三文鱼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开拓推动南极磷虾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总部型”海工装备制造业;壮大海洋新能源产业,加快推动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等项目,打造女岛海洋新能源制造特色集聚区,等等。
2023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今年上半年,青岛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2671.6亿元,同比增长7.7%。海洋一、二、三产业均实现稳健增长,分别增长4.8%、8.2%和7.5%。
培育未来产业“领头雁”
走进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走廊里一块工作进度牌上,用大字写着“大干五百天,拿下两个药”。实验室内,研究人员正加速推进相关海洋药物的研究项目。
海洋中孕育丰富的药用资源,向海问药是未来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全球关注领域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说,深海开发是海洋药物、生物制品、食品等研发的重要方向,这一领域已成为国际竞争高地。这一赛道上,青岛在聚集开发过程中形成梯次产出的态势,未来有望陆续迈入产业化道路。
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研发力量,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自2013年创办以来成果频出,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就是其一。
据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副院长李德海介绍,2004年中国海洋大学科研人员就发现来自南极的褐藻里,有一种可以抑制肿瘤的糖类。后来,通过与国外糖免疫学家合作,团队成员证明其是通过刺激先天免疫来发挥作用。
2022年12月,BG136获得临床批件。2023年6月,BG136正式启动I期临床试验且进展顺利。目前,I期临床试验已基本结束,科研团队正在总结分析相关数据,为Ⅱ期临床试验做准备。
除了BG136外,还有更多研究突破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里实现。例如,抗乙肝病毒药物LY102已获批I期临床;抗凝血、抗HPV病毒等一类候选新药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工作,有望陆续申报临床研究。
记者从青岛市工信局了解到,青岛相继建立了以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平台。2023年青岛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工业增加值49.37亿元,同比增长2.6%。
创新平台和资源的集聚,吸引着更多企业入驻青岛,有力推动着海洋生物医药等创新资源迈向产业化。
走进青岛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在生产一批海洋科技产品。该公司主要从事海洋新食品与新医药原料、功能食品、膳食补充剂的研发与生产经营。
“随着企业创新力量不断推进,最新研制出的DHA、鱼油等功能性脂质原料得到客户青睐,公司订单不断增多。”青岛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华健说,2018年公司正式投产,年销售额1000余万元;2023年销售额超过1.8亿元,近6年时间里公司销售额实现近10倍递增。
据青岛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已聚集国信制药、东海药业、中腾生物、上药国风、明月海藻等数百家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西海岸海洋高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园、崂山海洋生物特色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以海洋生物为主导的特色园区。
(《瞭望》2024年第4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