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枣庄市新增城乡就业残疾人10304人

2024-12-26 08:31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12月25日,“枣庄市完善政策保障 加大帮扶力度”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枣庄市新增城乡就业残疾人10304人,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就业28283人,就业率达59.74%。

  枣庄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朱景宜,枣庄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萧飞,枣庄市残疾人综合康复中心(枣庄市残疾人 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褚庆猷,枣庄市残联权教部主任、四级调研员季呈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朱景宜介绍,今年是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收官之年。3年来,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残疾人就业创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工作主线,持续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残疾人就业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全市新增城乡就业残疾人10304人,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就业28283人,就业率达59.74%。

  顺应新形势,完善政策保障。为全力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自主创业四篇文章,根据《山东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 年)》部署要求,出台了枣庄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开展了推进残疾人就业十大行动,落实了26项具体举措。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残疾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的通知》《枣庄市残疾人文创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深化部门协调配合,切实发挥政策合力,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培育新载体,提升帮扶服务。一是打造市级平台,提供专业服务。由市残疾人综合康复中心牵头,加强与专业运营机构合作,建设市级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链接职业能力测评、技能培训、项目调配、示范就业等多方资源,面向残疾人提供专业化公共就业服务。3年来,累计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10923人次,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岗位推荐等服务残疾人4459人。其中,市级残疾人就业平台吸纳残疾人就业82人,带动就业87人。二是建设“如康家园”,提供便捷服务。以“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为依托,打造“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为就业困难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便捷式就业服务。3年来,依托85处“如康家园”,开发辅助性就业项目44个,878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三是畅通供需对接,提供精准服务。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深入了解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及企业用工现状,举办残疾人就业推介会、专场招聘会,有效促进供需对接,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3年来,累计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调查131186人次,收集就业服务需求15994条;走访各类用工企业173家,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208个;组织线上招聘会4场,线上发布残疾人岗位信息1860条;举办线下招聘活动49场(次),参与用工企业1220家,提供定向招聘残疾人岗位1531个,参与残疾人1286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49人。

  打造新模式,强化技能培训。一是优化培训载体。通过加大残疾人培训基地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培训体系,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创建国家级残疾人培训基地1处,省级残疾人培训基地3处,市级残疾人培训基地6处,县级残疾人培训机构7处,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多层次、全覆盖培训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多元化培训服务。二是强化培训赋能。先后承接了全省“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技能培训班、全省脊髓损伤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等省级培训班4期,连续3年成功举办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128名选手参加市级职业技能竞赛,18名选手参加省级竞赛,31人次获得省级、市级奖项,其中无人机项目获全省一等奖。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帮助更多残疾人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三是深化“培就一体”。按照精准评估、精准培训、精准就业原则,实施“培就一体”闭环式培训,帮助残疾人学员更好掌握就业技能,实现“培训即就业、就业即增收”目标。3年来,全市共开展非遗传承、盲人按摩、机电家电、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种植养殖等线上线下技能培训班48期,培训残疾人5248人,实现就业720人。

  着眼新业态,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培育文创工坊。整合部门资源,深入开发适合残疾人的文创项目,打造文创精品,创建文创工坊,助推残疾人就业增收及文化产业发展。全市建成省级、市级残疾人文创就业基地8处,培养文创产业带头人37名。滕州市“文创工坊”创新试点项目取得省级评选优秀等次。二是推进“社区微业”。面向城乡社区,实施快递服务、电动车维修、福利彩票销售等“微就业”项目,促进残疾人“家门口就业”。今年以来,共推行社区就业项目29项,开展社区就业实用技术培训2场,帮助残疾人实现社区就业44人。三是提升盲按就业。加大盲人按摩机构扶持力度,深入打造盲人按摩服务品牌,推动盲按行业体系化、规范化升级。3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38万元,扶持盲人按摩机构14家,累计建成盲人按摩机构38家,培育盲人按摩师65人,打造“齐鲁手创”盲人按摩服务品牌示范店8处。四是支持自主创业。深入实施“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开展创业培训,落实创业补贴,提供创业孵化,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3年来,全市累计发放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资金130余万元,培育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2处、省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10处,扶持省级、市级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63名。

  着眼新要求,兜牢就业底线。开展“一人一策”高校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采取建档立册、责任帮包、岗位推荐等举措,确保精准帮扶、高质量就业。3年来,全市237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除升学等暂不就业情况外,有就业意愿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保持100%。开发“帮富帮扶”残疾人城乡公益性岗位,累计帮扶2800余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等活动,重点针对就业困难残疾人、残疾登记失业人员,提供“点对点”送工服务、招聘服务和就业直通车服务等帮扶举措,扶持300余人实现就业。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残疾人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就业帮助?

  萧飞:根据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鼓励和扶持职业培训机构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并组织残疾人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符合法定就业年龄(一般年满16周岁)及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可以向当地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机构会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就业服务机构还会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合作,推荐适合的残疾人求职者,并协助双方达成就业意向。在求职成功后,就业服务机构还会进行跟踪服务,帮助残疾人在工作岗位上得到稳定的发展。

  记者:对于按比例就业有哪些政策规定?用人单位如何申报残疾人用工情况?

  褚庆猷:《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我国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

  《山东省残疾人就业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用人单位未安置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用人单位可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通过两种方式申报上一年度的残疾人用工情况:一是网上申报。用人单位登录“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系统,按系统提示填报和上传相关资料。二是窗口申报(现场办理)。用人单位携带申报材料到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进行申报。

  记者:残疾人自主创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季呈:残疾人自主创业,除享受一般人员扶持政策外,还可享受以下惠残政策:

  一是残疾人员兴办或参与兴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残疾人员投资兴办或参与投资兴办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残疾人员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符合规定减征个人所得税条件的,经本人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按规定减征的范围和幅度,减征个人所得税。

  二是残疾人创业免征增值税。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

  三是残疾人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毕业学年内有就业意愿、积极求职创业的残疾人毕业生,可通过“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一次性求职补贴申请”模块进行申报,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拨付到毕业生银行卡或社保卡账户中。就业年龄段内未就业且具备劳动能力和愿意从事按摩工作的持证视力残疾人,新开办盲人按摩机构,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扶持补助资金。

责编:李婷婷
审签:李 雪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