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担当,这四位党员是咱山东人的榜样!

2024-10-02 07:2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初心如磐践使命 实干创新显担当

  张连钢:坚守家国情怀,率队十创世界纪录

  蓝天碧海之间,偌大的码头杳无人影,生产作业却井然有序。这里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座码头的奠基人,便是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

  自动化码头是港口的发展方向,更是一个国家综合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可在建设之初,面对的是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况。“作为一名党员和扎根港口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张连钢始终坚守家国情怀。他和队员们夜以继日钻研探索,在图纸上一笔一画地堆砌打磨。仅仅15个月,拿出了完整的码头设计、集成方案,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仅用三年半时间,完成了国外通常需要8-10年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建成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创造了自动化码头建设史上的“中国速度”。如今,已经连续十次打破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世界纪录。

  孙一倩:有梦想、敢担当的自主创新“扛旗手”

  “有梦想、敢担当”,说起山东华鲁恒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主任技师孙一倩,同事们不约而同给出这样的评价。

  在碳酸二甲酯方面,孙一倩作为“扛旗手”,从设计建造中试装置开始,进行中试试验摸索积累数据,到设计30万吨工业化生产装置,再到工业化装置的原始开车一次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艰难过程。得益于这支团队的不懈努力,该项目成功实现了公司历史上第一次自主创新,并成功把公司高起点推入新能源行业赛道。装置投运后,仅投料3天就产出电子级碳酸二甲酯产品,投产两个月就收回3个亿左右的投资。这套装置生产能力是目前碳酸二甲酯行业普遍运行装置最大产能的5倍,该项目的成功也将对未来新能源行业发展发挥引领性作用。

  孙一倩还注重“传帮带”,她认为,若想让核心技术始终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必须要培养专业人才。“把我学会的教给他们,让年轻的技能人才能够快速成长,为企业和国家多作贡献。”孙一倩说。

  王传喜:初心不忘,乡村“蝶变”看头雁

  走进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一排排小洋楼映入眼帘,沿街商铺林立,很难想象这曾是一个落后的村庄。

  1999年,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喜刚一上任,迎接他的是村集体欠债380万元的状况,同时还有人地不均、村风民风散乱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王传喜没有退缩,他和班子成员讲:“只要我们记住自己是共产党员,打起精神,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胜利。”他顶着巨额债务,时刻不忘群众期待的目光,坚守初心,负重前行。在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的同时,分期分批还清了全部债务,小步快跑拥抱发展的“春天”。

  2005年,代村在全国率先实施土地流转、集体经营,创新选择了“依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型集体化道路。20多年间,先后建设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代村商城、代村医院、诚信中学等阳光产业,做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文旅融合,实现了华丽“蝶变”。

  耿遵珠:让年轻人回村,聚人气添活力

  他是村民口中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的耿书记,也是帮助百余名返乡“棚二代”青年战胜创业困难的“老黑叔”,他就是把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建设成“全国文明村”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耿遵珠。

  初任村党支部书记时,该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普通村庄,上任后耿遵珠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瞄准蔬菜大棚产业,倾力打造乡村振兴“耿店模式”。目前,耿店村拥有中高档大棚700多座,占地3000余亩,日产销蔬菜10万多斤,户均年收入20万元以上。

  2010年,耿店村开始实施“归雁工程”,通过流转土地、提供技术与资金,吸引了百余名“棚二代”回村创业,不仅解决了人才匮乏问题,还带回了资金、技术与市场。耿遵珠带领村民升级大棚蔬菜产业,建设了耿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了标准化蔬菜加工车间,将“棚二代”“耿店”等品牌蔬菜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地超市。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责编:马洪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