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评|擦亮滨州黄河品牌 激发文旅融合活力

2024-11-07 09:55   

  特约评论员 初宝瑞

  滨州依黄河而建、缘黄河而兴,94公里黄河穿城而过。作为孙子文化、齐文化、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发祥地之一,滨州也是近代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诞生了吕剧、扽腔等具有显著黄河流域文化特征的地方剧种,拥有胡集书会、吕剧、滨州剪纸等52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魏氏庄园、丁公遗址、龙华寺遗址等52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元文化与厚重历史传承共融共生,为黄河文旅赋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应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立足黄河自然生态禀赋,发掘黄河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黄河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地增强文化创造力、提升滨州影响力。

  要坚持跳出文旅看文旅,打破思维定势,转换“门票思维”为“产品思维”,探索构建以黄河为主轴、以文化为主线、以景区为节点、以一体化交通为纽带的黄河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格局,运用整体思维打造景区、城市,系统推动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消费升级。同时,充分借鉴外地文旅先进经验,将挖掘打造辖区文旅热点IP作为县市区重点工程,强化精品意识,注重形态创新,全面发动沿黄县市区深挖文旅热点,用故事讲述滨州历史、诠释黄河魅力。

  要围绕“有记忆、有乡愁、有产业、有颜值”,放大滨州烟火气更浓、城市留白空间更多、业态蜕变更易等后发优势,依托南海湿地工程,有效整合黄河植物园、麻大湖、打渔张、蒲湖、西纸坊村等景区资源,重点建好滨州黄河文化特色公园等特色项目,持续放大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旅游发展大会等特色平台活动综合效益,打造具有滨州特质的黄河地域文化。同时,树牢文旅融合共同体思维,加速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康养示范城市、体育公园城市“四城同创”,重点依托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南进铝谷、北捕盐虾、东看纺织、中品小麦”工业旅游主题线路,持续丰富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加速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快构建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要聚力“借势作为”,强化统筹联动。加速推进“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持续完善高等级高密度路网,秉持“不分你我”的合作态度,推动与沿黄省市开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旅融合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联动。加强市县统筹,深挖麻大湖、蒲湖等黄河生态资源,放大黄河大集、西纸坊、惠民胡集书会等沿黄人文优势,探索通过“水上观、陆地赏、空中览”三种线路,串联沿黄各县市区文化节点、地域景观和景区景点,全力构建滨州全域旅游大环线,打造资源深度融入、特色差异发展的精品旅游线路。

  要坚持把“景区有什么”转变为“游客想看什么”,推动沿黄“观看式”旅游向“体验式”蜕变。探索文旅主管部门与企业组建管委会和开发运营平台公司模式,实现对滨州黄河旅游带的统一管理和运营推广,通过引入市场化竞争,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依托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相关专业,推动学科课程与文旅岗位有效对接,探索构建系统完善的文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产业融合背景下文旅项目创新发展、管理运营的多元化需求。

责编:张学瑞
审签:张 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