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章:“大河之洲”守护者
2024-12-31 15:41 海报新闻
提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河海交汇”“芦花飞雪”,是“百鸟翔集”“红地毯”“潮汐树”,是一个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生态美景。然而,在美景的背后,我也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的孤寂与荒凉,经历了坚守和淬炼,这里夏天蚊虫成群,冬天茫茫冰雪,不见村庄不见人,只有一人高的芦苇随风摇曳,沙沙作响。
2010年我刚参加工作时,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吃水要到附近沉砂池里去取,水是咸的,里面不仅有杂草,还有肉眼可见的红丝虫。最难熬的是手机经常没有信号,进了保护区,就等于和亲友断了联系。直到现在,在自然保护区工作,白天还可以见到游客,一到了晚上,方圆十几公里见不到一点灯光,“白天警看警,晚上数星星”也就成了我工作最真实的写照。
面对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也犹豫过,但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要学会在寂寞艰苦的环境中留下来、坚守下去,越是艰苦越向前!
自然保护区水草丰美、鱼鸟翔集,每年有600余万只野生鸟类到此越冬、栖息,是名副其实的“鸟类的国际机场”。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是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盗猎者们往往借助水沟、芦苇丛等隐藏自己,下地笼捕鱼蟹、偷鸟蛋、用药毒杀野生鸟类,都对这里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为保护好这片原生态,我们持续加强巡查管护力度,全面排查消除各类隐患,为抓捕盗猎分子,我和战友经常凌晨“设伏”,忍受着蚊虫叮咬和刺骨寒风,一蹲就是几个夜晚。
自然保护区面积大、地形复杂,单靠人力无法实现全覆盖式巡逻防范,于是我把视频监控、无人机、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作为生态巡防的补充,形成“水上搜、岸上控、空中巡、陆上查”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提高了预防打击破坏自然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度,实现了“全方位、全时化”生态保护。
有次,我带队沿自然保护区封育沟进行巡查时,发现自然保护区外侧的农田里有摩托车车辙的痕迹。我们立刻对农田进行搜索,很快在农田里发现了散落的毒饵,那是掺有呋喃丹的玉米粒。呋喃丹毒性高、持续期长,对鸟类危害性最大,于是我立即与种植企业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取得联系,联合搜集毒饵,并在确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对毒饵进行了销毁,同时加强了对该区域的联合巡查力度。为防止违法犯罪分子潜入自然保护区内投放毒饵,我又协调有关部门在边界处铺设10余公里的物理隔离带,及时堵塞了防控漏洞。
像这样的毒饵,三年来我先后收缴销毁了20余公斤。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投毒捕鸟的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我和战友们尽最大努力为野生鸟类打造了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候鸟变成了留鸟。
如今,我对保护区的动植物如数家珍、对保护区的地形地貌熟记于心,从最初的思想斗争到渐渐适应习惯。现在,我已经深深爱上这片土地,坚守已经融入血脉之中。在保护区的13年间,我与同在保护区旅游公司工作的妻子相识、相恋,我们携手共同保护着这里的生态环境,见证着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的诺言。
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日益向好,知名度不断提升,每年有60余万人涌入自然保护区游玩观光。周末与节假日往往是我工作最繁忙的时段,这些年来,我放弃了很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驻守岗位,做好隐患排查、车辆引导、游客疏导、秩序维护,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让八方游客在这里感受到“黄河入海、生态东营”的魅力,保障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们锚定服务保障国内首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建设,动员自然保护区内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搭建起了生态保护联席协作平台,联合29家单位组建了“生态保护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综合治理。同时,强化陆海衔接,加强科技应用,自主研发预测预警数据模型,打造大江大河入海区域生态保护新模式,实现“河、陆、滩、海”一体化保护,全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风沙吹不跑、困难吓不倒!我要像盐碱滩上的红柳,把根深深地扎在这里,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出自然保护区的美好生态环境,用一道道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属于子孙后代的大河之洲。(来源:理响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