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航运新赛道 济宁能源集团引领内河航运绿色发展

2025-01-09 17:34   济宁能源集团

济宁能源集团2025战略客户恳谈会暨港贸产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大会

  大众网记者 刘钰 通讯员 郝晓霞 程行 单鹏 济宁报道

  1月8日,济宁能源集团2025战略客户恳谈会暨港贸产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召开。物流、新能产业专题会以“绿色航运”为主题,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呈现了济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千年运河“绽”新韵,奔流不息向未来。当前,物流、新能源船舶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超级周期”,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老旧装备的大规模更新、绿色动力产业的迭代升级,船舶产业的绿色智能转型已成为大趋势。随着集装箱港口和多式联运港口的建设与运营,以及临港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济宁港的规划与建设呈现出新的变化和需求。

  因“运”而兴加速港航物流提档升级

  近年来,济宁能源集团加快融入交通强国、制造强国、航运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步伐,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和武汉理工大学,以“新船型、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为核心理念。

  将培育现代港航品牌,推动传统内河港口向开放港口、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传统船舶向新能源船舶、物流辐射区域由济宁向周边省市“四个转变”作为首要任务,旨在将济宁港建设成为以京杭运河为依托,辐射长三角,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船舶行业转型已成为如今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造船就像搭积木。”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主管魏利勋这样比喻造船步骤,“不同于以前的散装搭建,现在都是数智化车间,实现了船体、涂装,舾装‘一体化’‘批量化’生产。在地面上就能完成船舶每一分段的建造,最后进行船体合拢工序。这样的模式是造船工业向精细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投射。”

  与此同时,随着集装箱港口和多式联运港口的建设与运营,以及临港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济宁港的规划与建设呈现出新的变化和需求。济宁能源集团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绿色航运能力,创造了全国内河“海绵港口”济宁经验。

  新理念 引领内河航运“新”智能

  一条河的故事有多长?千百年来,大运河穿越历史、奔流不息,一路繁花、流淌至今。京杭大运河贯穿五大水系,流经6省18市,不仅是驱动大宗商品运输的南北大通道,还拉动文化和新兴产业,带动沿线经济提质升级。

  旧时代,没有高铁、飞机,水路是不可或缺的快速通道,济宁也依托京杭大运河成为“河渠要害”之地,养育一方热土。新时代,京杭大运河登上了新质生产力的舞台,山东省不断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着力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和航运方式绿色化进程,为书写好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提供了“山东实践”。

  依托物流网络和装备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水、公、铁与多式联运”的融合,通过50余个业务口岸、40多个铁路站点以长江及内河支流、运河和铁路网络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集装箱综合物流服务。”傅也俭谈到,要持续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内陆物流网络,将港口优势延伸到内陆地区,拓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应用范围,提升联运组织水平,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更好服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济宁能源集团布局新能源船舶新赛道,打造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已全部竣工,具备年造新能源船舶240艘、修船100艘的生产能力始终把“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为港航运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立足于服务保障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聚焦“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目标,强化港航、畅通物流、振兴产业、提升效能,进一步提升航道船闸能级,打造现代化港口群,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发展现代港航物贸,推进港产深度融合。

  突出智慧引领,打造内河航运智能体系

  济宁全市上下抢抓千载难逢的内河航运发展重大机遇,把“强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发展”作为事关济宁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聚焦打造“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龙拱港、新能船业、精密制造产业园,一个个京杭大运河上的亮点窗口相继崛起,苏醒的大运河被寄予新的使命。今年上半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5050.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7.4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46.2%、91.2%。聚焦内河运输结构绿色智能转型,高起点规划建设全国首个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打造出了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北方地区标杆”。

  目前,国内99%以上水运船舶采用柴油作为推进系统动力,船舶能耗水平比较高,按新生效法规船舶设计能效指数EEDI限值要求,现有船舶约60%不能满足要求,新能源船舶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济宁能源集团秉持创新与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推进船舶制造的模块化、标准化和批量化进程。在船舶设计与建造领域,通过科技赋能。自主创新,新能船业以海船建造工艺为标准,采用分段式建造方法,并结合三维建模与仿真技术,精确控制船舶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建造质量。

  连续数艘吉水的新能源船舶也是集成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合理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船舶制造相结合,顺应了时代发展与需求,不仅能解决江河湖海的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能降低船舶能耗,提高水运能力,是未来船舶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系列新能源船舶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智能避碰系统、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等先进设备。

  风劲帆满海天阔,绿色赋能再启航。济宁能源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服务保障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聚焦“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目标,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提效能,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引领绿色航运的潮流,以优惠政策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智能建造为抓手,推动济宁内河航运事业由“传统动能向新能源绿色动能”转变,助力济宁打造京杭运河新能源运输先行区。

责编:刘 钰
审签:朱仙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