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德路|从“三尺柜台”到综合商超 德百集团35载见证德州人消费升级

··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大众网德州频道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单位进行深入采访,结合史志资料,推出“改革德路——纪念德州市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分“致敬”“献礼”“见证”等系列,聚焦40年来德州的改革实践,通过老照片、微视频、回忆录等形式,反映身边变化、命运转折、历史进步,讲述一个个反映德州40年发展变化的故事。

  改革德路|从“三尺柜台”到综合商超 德百集团35载见证德州人消费升级

  大众网纪念德州市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

  记者 翟岩 祁小丽 通讯员 张宪军

  在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澳德乐时代广场负一层德百超市出口扫码处,新增的一台台大屏幕机器代替了部分人工结算柜台,方便市民尽快完成付款。市民手持在超市内选购的物品,在售货员的指引下,自助进行扫码并通过手机结算,短短几分钟内,便完成了购物付款的过程。

   

  1983年5月10日德州市百货大楼开业剪彩

  从票证年代的“三尺柜台”到开架自选的超市,从缺”吃”少”穿”物资匮乏的岁月,到商品琳琅满目、注重购物体验……35年来,德百飞速发展,市场结构深刻变化,商圈不断繁荣,老百姓的消费体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衣食住行消费升级的过程也映射着零售业态的进化。

  卖方市场商品单一 部分商品凭票购买仍供不应求

  35年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或许不算长,但却已经是一个人近小半生的时光。从1983年德百建店以来,德百集团党委副书记张月娟伴随德百集团一路发展前行,也见证了零售业的风云变迁。

  一个个柜台将消费者与商品隔开,顾客在外面看,架子都是靠里面的,消费者在柜台外面排起长队。这是在刚建店的德州百货大楼内能看到的景象。35年后的今天,德百的足迹早已从当初偏远郊区的一座百货大楼扩大到整个德州市。而原来的大柜台也早就被淘汰,变成为一列列整齐精致的货架。

  1983年5月10日,德州市百货大楼开业

  “1983年5月10日,德州百货大楼开业,那时候还仅是单店。我在同年8月份参加工作的时候便进入大楼的财务科。”回想起最初的大楼销售场景,张月娟还历历在目,那时候物质缺乏,商品满足不了消费需求,很多商品购买还是需要凭票,尽管如此,柜台前排队的顾客还是非常多。直到1993年,棉布等部分商品开始开架销售,由柜台统一收款,百货大楼开始有了超市的雏形。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消费者的需求总是处于未满足的状态,研究消费者更是无从谈起。消费者的选择有限,消费能力也有限,手中的票据更有限。只要能买到需要的商品,就是最大的胜利。由于当时求大于供,为了买一台彩电,张月娟还找到了领导,好不容易才买到了这台新兴的彩电。

  “当时德州百货大楼的位置在城区偏东,并不算市区中心,周围有一个大鱼塘。旁边的东地广场,只有节日期间才会热闹起来。”张月娟说,当时在电视看到北京的王府井,还想着那里应该就是商品的天堂了吧,里面应有尽有,什么时候能够见识到就太好了。

  外资零售打开新大门 商品丰富可以自主选择

  张月娟想象中的“天堂”很快便在德百开始初现雏形。

  从35年前靠着银行380万贷款和市财政10万元拨款,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养鱼池塘边建起的百货大楼,到德百版图不断扩张,百货大楼、澳德乐时代广场成为市民购物中心,家居广场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建材家居品牌聚集地,德百温泉度假村更是与其形成“姊妹篇”的德百旅游小镇,成为本地乃至外地游客旅游、休闲的度假胜地。这些在当时的张月娟那里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90年代的德州百货大楼

  每每回顾德百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张月娟还是会感慨万千。在她看来,如果说中国本土的百货大楼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始慢慢萌芽,那90年代一定是中国零售业发展最黄金的时期。当时正推进外资开放政策,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先后来到中国,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模式,也激发了中国本土零售业的发展。

  “商品种类开始增多,很多个体户、供应商入驻超市成为主流,但是我们始终坚守自己商业阵地,掌握了经营主动权。”张月娟的脸上浮现一丝骄傲的神情,因为个体商贩入驻后,商品的售卖质量不能保障,也开始有假货出现了。因此,德百始终坚持自己进货售卖,保证了没有一个员工下岗。

  1998年春节,德百接手了经营不善的华联商厦。仅仅28天的整顿,1998年3月28日,华联商厦重新开业。空调、电梯设施齐全的商厦,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来购物。

  空前活跃的本土零售商和外资零售商,打开了一扇扇大门。在这些大门里,消费者看到了鲜活与灵动的商业世界。商品空前丰富,零售业态多样,消费者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力,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商场和商品。

  竞争压力下连锁化发展 家居、物流、综合商超丰富市民购物体验

  进入20世纪以来,不管是本土零售商还是外资零售商此时都在大举展店,形成连锁化发展态势。城市里的百货店、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突然多起来,商业设施的增多,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这也为德百集团的发展带来了空前激烈的商业竞争。价格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许多零售商为了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都在价格上大做文章。如果自己生产销售,省去中间商,不就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最大实惠吗?于是,德百集团开始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条。

  21世纪德州百货大楼

  2002年,德百家居广场开业,种类齐全的家居建材,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精准购物。2005年,为了服务周边而建设的生活类超市天衢购物中心开业,借助于商超起步的经营模式,超市开始由以前的百货店统一管理变成独立管理运营。面对突如其来的众多选择,消费者也在悄悄改变购物习惯、购物方式和购物行为。

  “以前柜台就是一对一售卖,顾客在外面,售货员在里面,顾客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就推荐什么样的商品,也非常火爆。”作为第二批进店的老员工,83年进入德百的王军平向记者细细数了德百的发展变化,商业环境与消费需求的变化,让德百由以前的“批发站”到跟厂商合作再到自主生产,今天德百的发展除了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的菜篮子需求外,还根据社区消费环境的不同,搭载了多样业态,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商业综合体。

  如今的德百,除了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的菜篮子需求外,还根据社区消费环境的不同,搭载了多样业态,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商业综合体

  除了经营模式,德百集团随之改变的还有服务。“我们始终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极大满足市民美好生活的体验感。”张月娟告诉记者,从以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实行货品“三包政策”到如今“可退可不退以退为主、可换可不换以换为主、责任不明以我为主”的“三为主”原则,德百集团以优越的服务收获了极大部分消费者的好评,而德百的发展也在这场暗流涌动的商场竞争中变成了一个更为炫目的律动。

  在当下,要想带给消费者如此的新奇与欣喜,已不是那么容易,这为零售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百集团不断繁荣的商圈,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既让消费者保持新奇与欣喜,也满足了消费者更美好的生活愿望。

责编:郭超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