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七代!济南有这样一位文刀制作高手

··

  文刀,是中国传统文人墨客裁纸用的刀具,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泉城济南就有一位传承了七代文刀制作技艺的匠人柳森林,三十年来,他制作的文刀承古开新,使文刀制作技艺成为济南市非遗保护项目。

  夜深人静时,老柳工作劲头正足。手中工具是祖上从明朝传下来的,是家中的“传家宝”。

  老柳的工作室里,墙上、桌上都是制作文刀的工具。

  昔日只有文人显贵才能用的文刀,今天逐渐为平民百姓所熟识。

  老柳将镶嵌的工艺植于刀柄。

  文刀制作,需要匠人的手灵活而有力。

  为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老柳近年来自学了中国画。

  走进柳森林的工作室让人大开眼界,客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工具,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把明朝时期的锤子,这是老柳的“传家宝”。另一张桌子上陈列着一款款精致的文刀,刀刃部分多选材珍稀木料及牦牛角、骨,刀柄则极富变化,这是柳森林的创新之处。他将麂角、竹、木等不同材质的刀柄与牦牛骨等多种材质制成的刀刃完美结合。此外,他还将微雕、铸造、镶嵌等其他艺术门类融汇于一炉,使一把小小的文刀承载了多种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内涵。

  一把好文刀从选料到制作完成绝非易事,至少要经过二十几道工序,其中最难的当数雕制刀箍的工艺,因为它涉及铸造、錾刻等复杂工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柳森林干活的最佳时间,此时更能专注于匠事。因老柳的工作室两边无人居住,夜里敲敲打打的声音以及机器的切割声也不会惊扰到邻居。

  多年来,他独立开发了80余款文刀产品。他的努力也有了回报,柳森林不仅获得政府部门颁发的版权证书,还被高校聘为非遗工作站技能导师。当下,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正趋于回归和复兴,老柳很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他期望自己能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文刀,使这一古时平民难以触及的文房雅器,除去实用功能以外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把玩价值,从而走进更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文进

责编:曲欣萍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