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阶段性“答卷”

··

  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一个智能玻璃温室内,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登上剪叉式采摘车,兴致勃勃地采摘了一筐小番茄。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耿店村,称其为“鲁西小寿光”。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耿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耿遵珠在智能玻璃温室内采摘小番茄

  思路更宽了

  “以前就是想着扣个大棚,让村民摆脱穷日子,还有着小富即安的思想,现在的思路应该说是更宽了。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我们村里人的思想观念和之前都不一样了。”耿遵珠说,2019年,村里新建了一座2880平方米的蔬菜集约化育苗温室,65座高标准冬暖式蔬菜温室大棚,投资1020万元的省派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也正在施工中。目前,村里建有由2万多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和5万多平方米的新型装配式双膜双棉被日光温室大棚组成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培训、农业技术示范展示、旅游观光与采摘于一体的产业集成体。申请注册了“棚二代”等三个绿色蔬菜商标,成功实现了“农超对接”。同时,蔬菜加工厂项目正在上马,做大做强全产业链的蓝图正在一点点落地。

  耿遵珠说:“示范园里的大棚是智慧管理,高科技水肥一体化椰糠无土栽培、蜜蜂授粉技术都属于现代农业。耿店村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变,把科技含量高的设备融入到种地、种菜中来,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这就是农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人气更旺了

  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耿店村的绿源蔬菜批发市场大门外,一辆辆装满尖椒的车辆正排队交易。

  耿遵珠说:“如今的耿店村,人气更旺了,仅2019年就有10多个外地媳妇跟着老公回到村里创业。2019年新建的65座高标准冬暖式蔬菜温室大棚,更是吸引了东阿、临清等周边县市的群众来耿店村工作。”

  一项初步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先后有84名青年返乡建起了高标准大棚,成了名副其实的“棚二代”。现如今,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70后”“80后”“90后”占到八九成,真正实现了蔬菜产业后继有人。

  “此前以打工为主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解决了农业发展过程中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吸引更多高学历的科技人才返乡,推进耿店村蔬菜检测中心、蔬菜加工厂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耿遵珠说。

  村居更美了

  步入耿店社区居民区,一排排居民楼的南侧是高标准的休闲公园,公园内亭台连廊、移步易景,巧妙结合。西侧新建的一栋多层住宅楼,是带电梯的。

  耿店村先后投资2700余万元,建设居民住宅楼、高标准老年公寓,推动村内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改善群众生产居住环境,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的社区小学和幼儿园……这些高标准配套,让整个村居和城市居民小区并无二致。

  定位更准了

  “如今,聊城市和东昌府区为我们耿店村制定了高标准的整体规划,这让我们一个蓝图画到底的信心更足了,定位也更准了。”耿遵珠说。

  180户816人,耕地1600多亩,建有第四代高标准蔬菜大棚710多个,户均3.6个大棚,2019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4万元,村集体公共积累资金超过1000万元。耿遵珠说:“耿店村要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要当样板,就应该干在最前面,先行一步才有可能给大家蹚出路子、做出榜样。我们的目标是把耿店村真正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新农村!”耿遵珠说。

  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事实上,耿店村的乡村振兴“答卷”,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聊城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阶段性“答卷”。聊城市积极推广耿店经验,发展订单农业、打造品牌农业,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稿件原载于2020年5月18日《聊城晚报》2版)

  作者:赵宗锋

责编:马婉莹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