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岚文史》之城本安东筑向西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鸽 鲍国强 日照报道
题记:安东卫到底是什么时期设置的,青鸾衔旗的传说从何而来,为什么安东卫城设置在西后又东迁?本篇将从各种史籍资料找寻蛛丝马迹,一一佐证,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安东立卫的历史。
【1】“安东卫”名称的由来
3000多年前,安东卫叫纪障,先属纪国,后归莒国。“纪”,周国名,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姜姓,子爵国,立国具体年月已不可考。但有一点可肯定,纪人祖先很有眼光,在周武王与商纣王争天下时,把“宝”押在周武王身上,所以公元前1066年周灭商后,长长的“封神榜”上也给纪人留了一行,封炎帝子孙中的一支于纪,初建都鄣地,也作障,史学家均认为其故址在今安东卫(一说在岚山区虎山镇稍坡村西岭)。
纪国与莱、杞、齐、莒、向等国先后为邻,虽不及齐国那样声名显赫,但以渔盐之利与各国设关互市,开经商先河,遂成东方列国中的强国。后来纪迁都寿光,即今现在寿光市西南30里左右的纪台村。鄣邑仍属纪,足见其疆域之大。
相关记载,史籍中俯首皆是。
元代于钦的《齐乘》说:纪城,在寿光南三十里,即剧城也。
《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下记:周莒纪障邑……今安东故卫城。
《春秋左传注》云:纪障者,本纪国之障邑也。
从史料看,纪、齐虽是同一个祖宗的手足兄弟,可后来相处的还不如外人。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有这样一笔血账:周夷王时,因为纪侯背地里向夷王告姜子牙的玄孙齐君不辰的黑状,周夷王就把不辰给“烹”(上锅煮)了,尽管不辰确实荒淫废政,但齐人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为牢记这君父之仇,就给不辰谥号“哀公”,两国从此成世仇。
后来,纪君实在受不了齐一而再、再而三的复仇,托关系把闺女嫁给周天子,但此时已进春秋,周天子还得看“春秋五霸”的脸色,自然也就顾不了纪君这个“国丈”了。
公元前690年,纪终被齐所灭。
此后,齐、莒间又为纪障城大动干戈,纪障城时而入莒,时而归齐。
《春秋·左传》记:(鲁昭公十九年)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障,使孙书伐之。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嫠妇。及老,托于纪障,纺焉以度而去之。及师至,则投诸外,或献诸子占。子占使人夜缒而登,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莒公惧,启西门而出,七月丙子(14日)齐师入纪。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公元前523年,齐国派兵攻打莒国,莒君共公庚舆逃到了纪障,齐将田书(子占)尾追而至。因莒君滥杀无辜,民怨沸腾,这时纪障城内有一早年丈夫无端被莒君杀了的老妇,夜间从城墙放下绳子,让齐军拽之入城,城破,莒共公仓惶而逃。
有感于同类现象,2500多年后,有位小个子俄罗斯伟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曾这样提醒人们: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重修莒志》上这样写着:共公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诸人,国人患之。
这就是说每铸成一把剑,莒共公就得用几个大活人的脑袋来试试快不快。
佛家讲因果报应,莒共公落到众判亲离地步,是咎由自取。
不过,莒共公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更在于他与安东卫一起,无意中成就了一个名门、一家学说、一部“兵学圣典”。
此役,率军伐莒、攻破纪障城的是齐大夫田书。
田书,字子占,正因这次赶跑了莒共公的战功,而被齐景公允许自立门户,赐姓为“孙”。“食采”,也就是收“三提五统”的地方在乐安,即现在的惠民。所以,后来有的史书中也就称之为孙书。
孙书的儿子孙冯,字起宗,做过齐国的卿。
孙冯的儿子叫孙武,就是被日本人称之为“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尾川敬二)”,英国人认可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约翰·柯林思)”的孙武,一生就写了一篇文章——《孙子兵法》,很短,总共不过5913个字。此,有1972年从临沂银雀山汉墓挖出来已烂得差不多的200多块竹简做证。
【2】安东立卫
安东立卫,是明洪武年间的事。说白了,这是“抗日”的需要。
元末明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战争中失败的南朝诸侯组织武士、浪人——史书上说的“倭寇”,出没中国沿海,劫人掠财。由于适逢元末农民大起义,万里海疆一时“岛寇倭夷,在在出没”,“时出剽掠,扰滨海之民”。
当时,山东沿海是重灾区,每年清明前后,倭寇借东南风从朝鲜西海岸以“闪电战”方式直插山东,一番烧杀抢掠,随即乘船遁去。现能查到的各州、县志中,有关记载不下百次。
大明立国后,山东沿海抗倭事宜由山东都指挥使司统一负责,下设登州营、文登营和即墨营3大营、11卫、14所、20巡检司、243墩、129堡。安东卫和石臼千户所,属即墨营所辖。拍板建安东卫的,是信国公汤和。
对此,《安东卫志·序》上记得非常清楚:“洪武十有六年,日本陆梁,出没剽掠,不可控制;始命汤和于东海边,严设城堡,辖隶臬司,选练墩卒,棋布守御……安东遂成重地。”
《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中也有记载: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海上五十九城,咸置行都司,以备倭为名”。
笔者曾在安东卫问过此事,汤和来看风水的事都说得有鼻子有眼,一些老人很仔细地告诉我,那是上了老书的。
回来后找出《安东卫志》,“形胜”篇中果有如此一笔:始汤信国和,建城卜基于今城西北十里之坊口,后以青鸾衔旗于斯,信国异之,来相形势焉;登高而望,见东枕阿掖,西带长流,南临沧海,北锁关山,东海诸峰遥观而若画,西莒重岗远列而如屏,因凿山开土聚众而成城。
文中的“青鸾”,是传说中的凤凰,专门为信国公汤和的安东卫城看地基的。对这事,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过,有关安东卫城东迁之事,的确属实。
“城西北十里之坊口”,在今稍坡村西北一华里处,这是最初安东卫的城址。《安东卫志》载:原城“遗迹尚存”。
应该说,安东卫这里的“风水”--至少从军事上讲,也不错。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即在日照老少皆知的“虎山团”的驻防地,虽经近年来的一次又一次裁军,但现在阿掖山上还有一个炮营在日日夜夜守护发展、守护和平。
安东卫之所以由此东迁,据说是因破地开工那天,突然飞来一只凤凰,衔走了信国公汤和的“汤”字大旗,“信国异之”,于是一路相随,直到飞在今安东卫地,这只凤凰才开口长鸣,插旗于此。如从此说,安东卫的东迁,实乃“天意”。
正因如此,安东卫初名:鸾夺卫
设卫屯兵后,明廷正式命名“安东卫”。
但这里有一事必须说清楚,以免继续以讹传讹。
老《日照县志》都曾引了这样一段明史:明初遣使臣赵秩谕倭国入贡,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递,令日本僧如瑶诈称朝贡献巨烛,内藏火药兵器,伏精兵贡艘中,事露,伏诛。遂着令不与日本通,乃遣汤和、周德兴等沿海规划,筑五十九城,以备倭。安东其一也。
前些日子,笔者在查找材料时,发现近年来日照一些报刊的文章,包括1985年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临沂地区地名故事集《琅琊乡音》,都仍从此说。如此事属真,那么当年安东之立卫,就是因时任左丞相的胡惟庸私通日本谋反、事败被诛而引发,但640多年后,我们自当还历史以真实,这纯系无稽之谈,完全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杀胡惟庸而罗织的“莫须有”之罪。
自秦汉以来历朝开国皇帝中,登基坐殿后把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宿将杀戮殆尽的,一个是“市井无赖”出身的汉高祖刘邦,另一个人就是叫化子小和尚还俗的明太祖朱元璋,至今民间说书的还有朱元璋“炮炸庆功楼”的段子。胡惟庸本是朱元璋起兵之初的淮西旧人,明洪武十三年以“谋反”被满门抄斩,与随后的大将蓝玉一案,共诛杀45000多人,《史记》“元勋宿将相继尽矣”。
著名明史学家吴晗先生在谈到“胡惟庸案”时曾这样说:从胡惟庸被杀以后,胡案成为朱元璋进行政治斗争的方便武器,凡是心怀怨望的,行动跋扈的,对皇家统治有危险性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都陆续被罗织为胡党罪犯,处死抄家。胡惟庸的罪状也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而发展,随时扩大。最初增加的罪状是私通日本,接着又是私通蒙古,日本和蒙古是当时两大敌人,通敌当然是谋反了。后来又发展为串通李善长谋反……
吴晗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但当十年动乱乍起,在一片揭批“三家村”声中,吴先生含冤自杀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他或许更会想起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历史常常有惊人相似的一幕!”
还是让我们回到安东卫吧,有关建置年代,史籍记载不一。
光绪版《日照县志》说:于县南九十里置安东卫。注,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置。
《明史》卷四十上写着:东南海口有灵山卫,又有安东卫,俱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置。
《安东卫志建置篇》记:建自洪武季年。
《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记: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置安东卫。
考各说史料,应为明洪武十七年。因洪武二十七年后不可能再置安东卫了,因为《明史·汤和传》:汤和,洪武二十三年感疾失音……二十七年病寝不能兴,明年八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