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来逛展,明代服饰文化展开展首日 山东博物馆内仿佛梦回明代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秦文 济南报道
“这里怎么这么多穿古代服装的人啊?”9月29日下午,由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大批慕名而来的古代服饰爱好者身着华丽的古服,妆发配饰精美,在博物馆门口排队,引得路人连连围观。据悉,展览精选有代表性的明代服饰文物,辅以古代书画、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等共80余件珍贵文物展出。
29日下午,展览开幕式一开始,一场穿越古今的服装设计秀在山东博物馆大堂开启,包括古代服饰复原、具有明代美学风格创新设计的服装、当代经典设计服装等作品。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所走秀的服装中有根据展览中的三件珍贵展品——“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白色暗花纱绣花鸟裙”“蓝色暗花纱袍”制作的复仿品在展演中惊艳亮相,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
而设计师根据“白色暗花纱绣花鸟裙”创新设计的“十二色花鸟裙”,则将文物展品与现代设计完美转化。
“在八年前我们做了服饰展览,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但当时因文物保护技术的问题,展览时间比较短。”山东博物馆副馆长杨波介绍说,“这次展出的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收藏的明代的服饰是目前保存最好的,绝无仅有的,我们有责任呈现给观众。”
杨波说,此次展览申请了资金,本着对600多年前的丝织品文物负责的态度,展厅内恒温恒湿,确保文物得以良好的保存。
据介绍,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收藏的明代传世成衣实物,其体系之完整、色彩之鲜艳、款式之齐全、保存之完好、纹饰之精美,在国内甚至是世界博物馆界都是首屈一指。本次展览由“垂衣天下治”“华锦庆嘉时”“香霭入长裾”三个单元构成,分别展示了明代官员服饰、嘉礼服饰和日常起居服饰,从礼仪文化、织绣技术、服饰多样化发展等角度表现了明代服饰的风采与魅力。展览中还设计有中华传统服饰创新延伸环节,结合当下流行的中国色、创新面料、工艺等服饰美学方面的设计作品,呈现了独特的“展中展”,让观众真正体会到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下的“活化与应用”。
“我们这一批服饰是明代服饰研究上面,有重要的价值,这批服饰不是出土的,而是传世的。”山东博物馆书画部主任于芹介绍说,大家对古代的服饰都是浅咖啡色的,灰灰的暗暗的,形成了刻板印象。实际上是出土文物丝织品非常娇贵,出土的时候颜色已经改变了,不是真实的原始的色彩。
“我们的服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是传世服装,一代代表留下来传下来的,没有经过地下的埋藏和出土,传世服装的意义就在于保存了原始的颜色和信息。”于芹说。
展厅为每件珍贵文物都“私人定制”了独特的展柜,针对丝织品保存条件苛刻的特征为每件文物量身定制了灯光投影,实现了美观与保护的双重效果。山东博物馆藏有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套明代朝服实物,此次将在展厅核心位置与观众见面。与此同时,大红色暗花纱方补圆领、香色麻飞鱼贴里等珍贵文物也是近几年来首次展出,届时观众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明朝服饰的端庄仪态与宏美气度。
“我是从山东博物馆微博看到的展览消息,看到展览后,感觉非常惊艳。”刘玉彬是山东大学的学生,喜欢古装服饰三四年了,今天穿着一套非常华美的古代服饰来看展,她说,在这个展览上看到了之前在图册上看不到的衣服原件,而自己之前看到了一些复原的服装图示,今天也看到了原件,自己被原件精致的做工和质感吸引,希望以后展览能呈现更多没有面世的服饰,让大家更加了解明代的服饰、配饰,明代人的生活。
除了丰富的活动,山东博物馆还特别为此次展览设计了精美的文创产品,涉及图书图录、IP形象以及主题纪念品,涵盖潮玩手办、服饰首饰、学习文具、家居用品等不同领域。比如以山东博物馆藏明衍圣公朝服和孔子“鼓琴助猫取鼠”趣事为灵感的卡通IP形象“文曲喵”,身着明衍圣公朝服,头戴梁冠,萌态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