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今日将迎大结局 现实中的“主角”们比作品更加热血
··
《山海情》剧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闽宁村还只是一片戈壁滩,飞沙走石,环境恶劣。这便是电视剧《山海情》的故事开始的地方。
该剧讲述了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而艺术源于生活,从苍凉走向美丽,从贫困走向富裕,一个个脱贫路中普通平凡却又了不起的“主角”,交出了一份中国“脱贫奇迹”的西海固答卷。
谢兴昌:闽宁镇第一代拓荒者
《山海情》的主角马德福从农校毕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回家乡涌泉村里“逃跑”的吊庄户。从苦口婆心地劝返吊庄户、帮助村民完成“吊庄移民”工作,到软磨硬泡给移民村通电,再到之后东西协作扶贫政策出台后,带领村民们共同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山海情》剧照
这个角色吸收了闽宁镇数人的经历和故事,但主要的原型就是谢兴昌。
谢兴昌是第一批从西海固山区搬迁到闽宁村的移民。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在银川城外永宁县的一片戈壁滩上破土动工,谢兴昌当时就在奠基仪式的台下。台上领导念福建发来的贺信,他听着听着就哭了:“虽然那时闽宁村还是一片荒凉,但我知道搬出山沟沟就一定会有希望。”
搬出大山,改变靠天吃饭的苦日子,谢兴昌带着五名老乡寻找吃饱肚子的出路,辗转来到了闽宁村。
闽宁村建村后,谢兴昌担任第一任村支书。《山海情》中住地窝子、村民来了又回、种蘑菇等剧情都是谢兴昌的真实经历。“当时这个戈壁滩真的是风吹石头跑,我带着大家一边住着地窝子一边盖房子,有一户村民来了一看就要回,我赶紧拦住,苦口婆心地劝他要向前看。”谢兴昌说。
在福建省的菌草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帮扶下,村里组织建起了几百个蘑菇温棚,当时一个棚能就有3000到7000元的收入。
剧中蘑菇滞销的情节曾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谢兴昌说,当年福建专家来教大家种菇,种的人多了,确实遭遇了滞销。后来在各方帮助下,蘑菇产业才走上正轨。如今蘑菇已经成为闽宁镇的一大特色产业,平菇、香菇、羊肚菌等多种菌菇是闽宁镇村民脱贫致富的利器。
另外,谢兴昌还带头种植枸杞等经济作物,带领大家参加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鼓励民众自主创业。随着各类产业的不断发展,闽宁村规模也不断扩大,到2001年,由原来的1个行政村发展成5个行政村,闽宁镇正式设立。
林占熺:“菌草之父”帮助世界更多人找到致富门路
蘑菇产业的发展凌教授功不可没。在《山海情》里,凌一农教授是来自福建的菌草专家,来到宁夏对口扶贫。凌教授努力将闽宁镇的双孢菇实现产业化,带出了徒弟马得宝,并招来技术人员,带动闽宁镇的村民脱贫致富。
《山海情》剧照
凌一农教授的原型林占熺,长期奋斗在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研发推广第一线,是菌草技术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在一般人眼里,草是平凡甚至渺小的,但林占熺发明的菌草技术,使得草不仅可以养菇致富,治理风沙,还可以用来发电造纸。上世纪80年代,福建的“菌林矛盾”日益突出,林占熺开始尝试用草来代替木头养菇,用简陋的设备埋头苦干,在1986年成功发明菌草技术,后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大奖。
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时任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和工作队员一起跋涉千里,带着六箱菌草草种,来到了固原市彭阳县。“两旁的山光秃秃的,感觉像走进了撒哈拉沙漠。农户辛苦一年,只能收获两三百斤土豆,除此没有别的收入。”林占熺心想,“太穷了,日子没法儿过,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经过不懈的努力,菌草技术扶贫项目在宁夏落地生根,从试验示范到建示范基地再到八个贫困县大面积推广。至今林占熺还珍藏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1999年10月2日闽宁镇成功种植菌草后进行测产——亩产鲜草10吨以上,是当地玉米产量的二到三倍。从那时起,菌草技术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区,成千上万农民增加了收入。
用草种菇、养牧、发电、治沙……视草如命的林占熺,把自己的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他发明的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开辟了菌草新兴产业和菌草生态治理新途径。如今,菌草技术已传播到106个国家,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卢旺达等13个国家建立示范基地,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闽宁镇:西海固脱贫攻坚的缩影
75岁的林月婵,是姚晨所饰扶贫干部吴月娟的原型。1997年3月11日,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的她,第一次带队来到宁夏西海固。她对这片土地的描述是“农户家连碗筷都没有,在灶台上挖几个窟窿,小孩就站在边上吃饭;因为缺水,很多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一次,结婚一次,去世一次……”
《山海情》截图
六盘山连片地区是中国14个特困地区之一,位于此地的西海固则是贫中之贫,被称为“苦瘠甲天下”。地处宁夏中南部的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中卫市海原县以及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9个贫困县区。而闽宁镇的变化,是西海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电视剧的开篇,七户吊庄移民,从玉泉营逃回涌泉村老家。吊庄是宁夏方言,即把整个村从一个地方“吊”到另一个地方。
资料图。来源:央视网
1996年5月,国务院在京召开扶贫协作会议,确定福建省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福建援助资金支持下,闽宁村在干沙滩上破土动工。首批8000多移民从西海固搬迁到了这里,闽宁镇开始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整理土地、引黄入滩,开启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福建还派来技术专家,带领乡亲们建大棚、种菌菇发展生产。乡亲们勤劳务工、学习技术,硬是在干沙滩上建起了新家园。
借助福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结合当地特色,闽宁村还发展葡萄、枸杞和养殖等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走上了“快车道”,逐步发展成了闽宁镇。目前闽宁镇已培育出种植、养殖、劳务、光伏、旅游等多个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下,一批批移民从西海固陆续搬迁到这里,当初8000多人的闽宁村发展成了现在常住居民6.6万多人的闽宁镇。2019年,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70元,贫困发生率降为0.197%,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繁荣富裕的金沙滩。
如今的闽宁镇逐步探索建立起了“政府引资、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产业发展新机制,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成为移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源头活水。在这片“苦瘠甲天下”的土地上,扶贫干部和村民们拼搏奋斗,缚住贫困苍龙,从风沙走石的荒凉之境走向寸土寸金的移民新城镇,让未来变成为现实。
西海固:中国扶贫历史的起点
苍凉的西海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严重缺水、难以解决温饱。曾经很长一段时期,“盲目开垦——生态破坏——干旱少雨——贫困落后”的恶性循环,让这里一度被称为“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地方。”尽管背负着如此近似残酷的定义,但当地的群众和干部,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与贫困做斗争。这里是中国扶贫历史的起点。
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西海固的样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群众家庭实现稳定增收,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生计”的农民也领上了工资。各种金融扶贫政策像源头活水般,不断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西海固乡村旅游业也迎来发展契机。
上图为20年前的宁夏西海固,下图为如今的西海固风景。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发布公告,同意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曾经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从此将不再是贫困的代名词。告别绝对贫困,西海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从“干沙滩”变成“金沙滩”,从“锅里缺粮、缸里缺水、身上没钱”到多种产业百花齐放,这背后蕴藏着种种感动与温情、拼搏与力量。朴实奋斗的当地百姓、基层扶贫干部、福建帮扶干部、专家以及各行各业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斗的人们,都是脱贫路中普通平凡却又了不起的主角,“闽宁模式”成为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
每一个具体人物的奋斗,共同构成了这个壮阔的时代。每一份不放弃的坚守,共同汇聚成这个时代最响亮的旋律。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杨童童 综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新华网、《瞭望》、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国家菌草中心、银川日报、福建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