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深一度丨救人防疫如何两不误?记者带你看急诊科故事

··

大众日报记者 杨学莹 孙源泽 刘芝杰 张浩

  有一个群体,他们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摆渡,他们的每一次出发,每一次看诊都事关生死,他们是急诊科的医生,是生命的摆渡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急诊科里已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生命摆渡人是如何做到救人防疫两不误?在这个生死攸关的地方又有哪些不一样的人间故事和生命感悟?

  冬天是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期,也是各大医院急诊科压力最大的时候。在今冬最冷的1月上旬,记者分两组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蹲点。

  疫情的出现,让人来人往的急诊科,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

  急诊科是个相对开放空间,经常遵循的是“先抢救、后挂号”的生命至上原则。1月5日18时到24时记者采访期间,这里先后有6辆救护车前来。患者被一路狂奔送进抢救室缓冲区和复苏区,这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

  “先抢救、后挂号”原则下,救人防疫两不误如何做到?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即便有暴露的风险,当病人来了,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总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们要与死神赛跑,在奔跑中,他们练就了“多面手”。

  “打仗式”的抢救场面,记者蹲点的这些天,每天都有目睹。有的患者,救过来了;有的在医生护士拼尽全力后,仍撒手而去。

  因车祸受伤昏迷的中年男子被“120”送入急诊科后,经历了怎样的救护过程?

  急诊室里忙得团团转的主班医生,如何有条不紊处理好所有患者的情况?他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疫情常态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但对急诊科的医生们来说,面对每一个生死攸关的病人,他们需要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给病人和家属一个确定的希望。

  急诊科接诊的多是急、危、重患者,医生、护士们常说一句话“先开枪、后瞄准”。稳定住生命体征后,还要尽快寻找病因,为后续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在诊治时,医生们经常遇到十字路口,需要一双慧眼去辨识。

  62岁的男子被救护车送来,进入抢救室。他右边手脚没劲,口角右斜,开始打瞌睡。是脑出血?还是脑梗?一个是止血、一个是溶栓。神经内科医生贾国勇如何作出正确诊断?

  腹痛2天的男子来到急诊科,他白细胞升高、腹腔积液、肠壁肿胀增厚。是肠道有问题吗?急诊科副主任、内科医生陈良一边看片,一边注意到男子的脸怪怪的……陈良通过一个怎样的小细节,诊断出在男性身上非常罕见的病症?

  已看惯生死的医护人员,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急诊科,有了更多的生命感悟。

  每一个被救回的患者,好差不多了,都会热切地盼望出院,回到他们的家。

  一位喝了农药的男子,经过救治后,蜷缩在那儿,看起来非常难受。他到底为何想不开要喝药?老伴说,“前不久,他胳膊摔坏了,又在网上遇到了诈骗,准是一时想不开。”对这种说法,喝药男子似乎并不认同……

  了解急诊科医生护士工作,探究急诊科病人的人生百态,点击链接阅读蹲点调查报道《急诊科里的变与不变》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学莹 孙源泽 刘芝杰 张浩 报道)

责编:石慧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