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了不起!
··
提起青岛,你会想到什么?
五月的风、帆船,海尔还是青岛啤酒?
曾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闻名遐迩。
而如今,开放、现代、活力、时尚,
成为了青岛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从奥运会帆船赛、上合峰会、创投风投大会
再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经济全省第一,全国前二十,
青岛,了不起!
文豪大家齐聚底蕴,青岛了不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康有为、沈从文、老舍、梁实秋等一大批影响中国文化走向的名人不约而同陆续迁居青岛,胡适、蔡元培、巴金等中国文化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也多次游历青岛,这使得青岛一夜之间成为可以与北京上海媲美的中国文化界的核心城市。
青岛迄今为止在中国文化史上挥洒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在那时写就的,中国文学界的不世英才老舍先生的《月牙儿》、《骆驼祥子》等名著正是诞生于年轻的青岛,沈从文的不朽佳作《边城》也在青岛的红瓦绿树间酝酿构思的,还有大量影响后世的文学作品同样出自青岛。
文化是软实力,青岛的软实力很硬气。
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了不起!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端,北通烟台,西与潍坊相邻,南接日照,东临黄海,与日、韩隔海相望,内有胶州湾,坐拥崂山,浮山,大、小珠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依山傍海、中通内外,风景秀丽,这就是青岛。
俯瞰青岛会发现,地势东高西低,拥有三个山系:即崂山山系,大泽山山系,大小珠山-藏马山-铁镢山山系。山海相望一线牵,青岛是一座与山不可分割的城市。
天然的地理优势,将青岛绘成一幅美景。走进八大关,领略万国风情,前临海滨,松林畅茂,风景清幽;栈桥边上喂喂海鸥,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海底世界、极地海洋公园,在闲暇之余与海洋生物近距离接触;小麦岛、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大学路的“网红墙”,更是成为旅游打卡必经之地;繁花图书馆、郭沫若书屋、良友书坊感受人文气息。
鳌山湾、胶州湾、灵山湾三湾拱卫,青岛向海而兴,在“三湾三城”的战略加持下,厚积勃发,打造滨海经济新版图。
黄海之滨 青岛“蓝色经济”了不起!
黄海之滨的青岛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总长816.98公里,69个海岛,49个海湾,皆汇聚于此。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其中鱼类资源占80%,虾、蟹及头足类资源约占20%。底栖生物资源中有菲律宾蛤仔、西施舌、刺参、石花菜、皱纹盘鲍等珍贵海产品和藻类等。沿海滩涂面积375平方公里,养殖业、旅游业、盐业等“蓝色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丰富多样的海洋旅游资源已使青岛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避暑的城市。
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潮汐能、波浪能、风能、海流能、太阳能等海洋能源源源不断,从背后推动着青岛的海洋产业发展。
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是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自2019年成立山东港口集团以来,一体化改革发展给青岛港持续赋能,码头、物流全产业链服务优势不断释放。2020年1-9月,青岛港完成货物总吞吐量4.02亿吨、同比增长4.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05万TEU。新增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7条、达到55条,新增内陆港2个、达到18个,海铁联运量完成165万标箱、同比增长19.6%,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第一。
无人码头、国家实验室只是海洋“超级工程”大军中的冰山一角。在鳌山湾畔,青岛蓝谷已聚集了国家深海基地、可燃冰钻采船实验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为代表的20余个“国字号”科研平台,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为代表的20余所高等院校,300余个科技型企业,引进各类涉海科研人才已达4700余人。
地铁六线联动、双港口枢纽 青岛交通,了不起!
青岛作为“双港”口岸城市,高速、高铁、地铁、机场、港口一应俱全,6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246公里,跻身全国前十。15条高速在青岛过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5公里。济青高铁、青盐铁路、潍莱高铁等12条铁路交汇成网。
作为胶东经济圈的龙头城市,青岛拥有青岛北站、青岛站、青岛西站、红岛站等多个铁路始发站点。3小时直达北京,5小时直通上海,成为串联渤海与东海之间的枢纽,胶州湾隧道、胶州湾跨海大桥绝无仅有,第二条海底隧道也已开工建设。
2019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航班起降18.5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555.6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63万吨。十三五期间,青岛开通航线204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38条,通航城市126座。4F级胶东国际机场建成,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保障需求。目前,胶东国际机场已完成竣工验收和校飞、试飞等工作,待未来正式转场,青岛将迎来机场的吞吐量的再扩容。
全省龙头!青岛经济,了不起!
1.24万亿!这是青岛2020年交出的生产总值成绩单,相比上年增长3.7%,全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前二十。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361.56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十三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4.1:40.5:55.4调整为2020年3.4:35.2:61.4。
青岛不仅有中车、海信、青啤,民营经济在“十三五”也迎来飞速发展。民间投资增长13%;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10600.07亿元;新增登记民营市场主体36.22万户,登记民营市场主体占比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创业密度稳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2020年,青岛市营商环境显著优化,民营企业家信心持续增强,主要指标强劲增长,民营经济逆势上扬,展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和强大韧性,成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2020年青岛完成各项税费收入(不含海关代征)1991亿元,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左右,为918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87.7亿元。
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6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8.2%,比前三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876.8亿元,增长13.7%;进口2530.2亿元,增长0.7%。占出口总值近七成的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机电产品出口1813.9亿元,增长18.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882.2亿元,增长17.1%。从贸易对象看,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7.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14.7%,继续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7%和14.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显著,增长16.3%,高于全市平均8.1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8.4%。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映射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从传统产业到聚焦新业态新模式,也将青岛再次推向全国舞台。
除了亮眼的经济数据,青岛的制造业全国闻名,最具地方特色的青岛啤酒远销海外,海尔冰箱、海信电视,北汽新能源落户,过去一年,青岛新能源汽车年产近13万辆,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36.7万辆,换句话说,全国平均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青岛制造”。值得一提的是中车的高铁,从国产运营到出口世界各地,将“中国制造”深深印刻在全球人民心中。
新时代下,青岛在学深圳、赶深圳的思潮下,青岛站在开放发展的新风口,力争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着力推动海尔卡奥斯平台发展,为企业重新赋能,以工业互联网思维,孕育出的新模式、新业态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新路径。青岛,真的了不起!
就业、医疗、教育...青岛综合性,了不起!
作为副省级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拥有广阔的胸怀,海纳百川的开放性、无与伦比的包容性,令人印象深刻。
就业、上学、就医、养老、旅游、购物....大城市有的,青岛全都有。
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75万人,比上年增长7.5%;财政支出积极发力,突出民生兜底。全年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分别增长68.1%、29.7%和14.6%。
教育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潜艇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一批优秀高校皆汇聚于此,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校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院、复旦大学研究院等高校研究院纷纷落户。
不仅如此,大型体育赛事也让生活在青岛的人民大饱眼福。2008年的奥运会帆船赛,克利伯帆船赛,2018年的第二十四届省运会,2019CBA全明星周末,全国游泳冠军赛,以及2023年的中国亚洲杯,一场场动人心弦的赛事,一次次激烈的比拼,迸发青春活力,也让青岛再次世界瞩目。
这里有满含东方韵味的时尚元素,有文人笔下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有满是记忆的“菠萝油子”,市民享受着大海的滋养,沐浴着温和的阳光,尽享宜居的城市生活。
锐意进取,创新开拓 青岛人,了不起!
青岛人身上有两种特质,一种是由内而外的“洋气”,另一种则是敢于创新开拓的冲劲。
什么是青岛人?青岛人既有山东人的淳朴、勤劳与扎实,又有沿海人的开放、包容与灵活。热情好客,时尚大方,锐意进取,创新开拓...新时代的青岛人,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