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个十二马路大拐弯吗?
··
济南老城开埠以来,惯用东起纬一路、西至纬十二路的范围,所以十二马路(济南居民惯称)成为终点,老济南唯一一路火烧锅炉公共汽车,笨拙的车后面背着一个大锅炉,发动车前先用木柴把锅炉水烧开才行,东起院前、西至纬十二路,沿经二路行走,到纬十二路向北一拐,在原机车工厂试车头铁路支线前停下。
所以,城里人见到大槐树一代的人便问:“你住哪里?”对方答:“住十二马路大拐弯!”好像是一句调侃话。
实际上,大拐弯有吗?回答:有。并不是指的十二马路,就本者之见,而是经二路到纬十二路时,向西还有延长线,继续向西行去,但走不多远从东西方向变成南北方向了,直接通往营市街大转盘,这条延长线才真算大拐弯哩。
20年前的北大槐树街,东口。王琴 摄
正巧,此段隶属中大槐树街道地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本人与冯启勋是中大派出所分管此路段的户籍外勤民警,也就是俗称的片警,冯是自纬十二路口沿经二路向西至二合里与狮子湾口(指中大槐树北街西口)的石桥止,此段为第九居委会,马路正是在此处开始慢慢向南拐去;本人是接石桥向南至南大槐树北街西口,此段为第十一居委会,终止门牌为1242号,但奇数号很小,因拐弯处路西即是机车工(惯称铁路大厂,入厂口也惯称:北门),路边全部是墙,所以无门牌了,经二路南头与兽医院的槐村街接壤。
上世纪五、六十年,经二路沿长线这一段拐弯路,也不亚于十一马路的繁华与火爆,在我们管辖期间沿街商铺与居民,衍生出好多值得回忆的故事,与大家共享。
在经二路向西,过了纬十二路口的路南第一商家即是有名的鲁菜老饭店泰丰园了,据史料记载此店是于1932年建的,是刘姓等四家和伙经营,主要是以鲁菜为主,回锅肉配上木耳笋片,水滑里脊丝、打卤面、猪肉灌汤包用荷叶包装,是泰丰园的看家菜。六十年代郑传忠是泰丰园饭店的经理,刘姓小宝是股东之子经常在店里帮工。
这个店在十二马路西部地区名气颇大、顾客盈门,从私营转为公私合营后,仍然保持着鲁菜品牌,在郑老先生主持下,褚大齐、李凤贵、支英山、小谢(二胖子)、吕成吉等一批后起之秀厨师脱颖而出,在继承传统鲁菜系的同时还有所创新,因而此店一路顺风顺水经营着,店面虽不太大,能承接十几桌顾客,也承办婚宴酒席。生产救灾自然灾害期间,因两名农民在店里就餐付不起饭钱,因而流传着一个笑话讲给大家听。
两位农民就餐属于高价饭菜,吃后一听饭菜费挺高,摸摸身上没这么多钱,他俩指着店外停着半地排车胡萝卜向服务员表示,把这半车胡萝卜留下满够这顿饭钱啦!所以,当时社会流传着:三级工四级工,不如农民半蓆葱的说法。这个笑话不知真假,只是表示那个年代一种社会倾向。
从延长线由东向西第九居片段较大的单位有,路北是张家老玉记扒鸡店、槐荫印刷厂、中大槐树街道办事处、忠厚街豆腐坊、八间门头综合商店、旅社等;路南较大单位是,蔬菜店、裕东等两处旅社、轮胎翻新厂等。
说起老玉记扒鸡店,为何从魏家庄西口一度消失后又在此恢复起来了呢?本者略知一、二。
老玉记主人姓张,张润生老先生为第三代传人,因当时年代处境的原因,该店停业后在经二路大拐弯处的塑料九厂当炊事员,中大槐树派出所的干警也在此食堂就餐,有一次张老先生一时兴起,透露自己即是老玉记扒鸡传人,立马得到厂领导支持,决定让他就地演示技艺,张老先生开出一张采购单,上面密密麻麻几十条,全部是八角、桂皮等类的配料,其中几种必需去中药店采购,生鸡、香料、调料一一备齐,下午饭过后制作开始,第二天一锅奇香无比、酥烂金黄的扒鸡岀锅,那真是外观美——色泽鲜艳,口味佳——鸡皮爽脆,香味浓——药香纯正,火候佳——熟烂脱骨。让大家品尝到失传已久的老玉记扒鸡,一个个竖起大拇指点头称赞。
延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玉记扒鸡店才又重新冠名开张,泰丰园对面是一家,南门外还有一处。当时顾客盈门排队购买,后来又逐步恢复魏家庄原店址外,另在全市设立多处分店,至今第四代接班兴起,仍与齐名的中华老字号鲁味斋竞相媲美。
第九居片警冯启勋是全市学雷锋、学毛选标兵,他的事迹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是他服务宗旨,被街道商家、居民所信任、所拥戴,为保一方平安,他发动群众自保自治,组织起一支义务“治保会”,每天夜晚巡逻和安全检查,成为零案件安全居,志愿参加的人员各行各业,记得有个体修自行车的李荣贵、无线电十六厂业务员李成俭、街道干部秦大娘等,成为全市安全街区的典范。
在大拐处的十一居片区,经二路又另是一幅景象,由东向西变向南去,形成一个大三角地带,如果街道正直向西行便是铁路大厂北门了,所以,此街因厂区而变为向南了,由于路西乃厂区外墙,因而自大厂门外起,商家、住户全部在路东。
在三角地带除去路西的百货商店与友谊理发店外,三角空地(现为布袋公园)与路东全部是小商小贩,大部为卖熟食的,煎包、锅饼、稀饭、小咸菜、合作饭店等,为的是供应大厂工人中午下班后就餐。
我在此当片警时,也正是向冯警官学习的时期,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星期天,主动不休息下片工作,当走到大厂对面李华山麻袋店门口时,听到他屋内女孩喊救命,我赶快进屋一看,原来十几岁女孩睡觉时耳朵进去一只爬虫,疼痛加惊吓边叫边哭,当时只有她母亲在场不知所措,我当时也一阵紧张,心想:上医院!可当时没有什么120类的急救车,我急中生智跑到邻居肉店,看到拉猪肉的人工三轮车闲着,向店家一声招呼,我蹬上三轮车急送娘俩去了工人医院(现五院),急诊没有耳鼻喉医生,我又急忙将患者送到科室就诊,很快从耳内掏岀一只小蜈蚣,解除了女孩危难之急。
当然,当时是我先垫付挂号费与诊疗费,事后全家去派出所送还钱并感谢,比事可能是曲克盛指导员报给媒体,还在齐鲁晚报一小方块里报道了此事,事后心里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
(来源:济南古城历史街区 作者:王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