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战”速“裁”!解密德州市德城区法院娘子军的“办案密码”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冉 王君 通讯员 马静 德州报道
2021年1月,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成立了一支“娘子军”队伍——德城区人民法院速裁庭,这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女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柔情中有刚毅、严谨中有灵活,在成立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审结案件369件,人均结案92.25件,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47件,排名全院第一。
3月8日,“妇女节”与工作日不期而遇,这一群风风火火的“娘子军”,依旧像往年一样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度过自己的节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走入她们中间,去捕捉这一道靓丽风景线。
AM8:00-10:00
早上8点钟,记者来到德城区人民法院,这时,法院办公区域已经到处闪动着忙碌的身影。放眼整个走廊,有的接待室不时有当事人进进出出;有的审判人员正在办公室整理材料、收拾卷宗、接打电话联系当事人;有的已经准备妥当,三两人一组,肩背公文包,手持记录仪,出门,上车,出发。整个办公区忙而不乱,节奏紧张又秩序井然。
德城区人民法院速裁庭书记员吴金宇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年21岁的吴金宇一来到单位,就有条不紊地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查看系统上新分进来的几起案件,需要立刻联系当事人送达相关诉讼文书,甄别需要分派给人民调解员的案件,并熟练地进行指派操作,整理纸质卷宗并按要求报结案件……
“书记员是法院内部担任办理案件的记录工作和相关司法辅助工作的人员,我们每天从事着最基础又繁琐的工作,虽然不是审判员,但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我们的参与。” 看到记者的到来,年轻的吴金宇“老成”地给记者介绍着她的工作,手里还在不停地忙活着。
在与记者共处的2个小时里,吴金宇整理了一摞厚厚的卷宗,并从其中“挑”出了重点案件,需要打电话一一追踪。她告诉记者,不要小看一通电话,里面可包含着大经验呢!“有的当事人收到判决书后不认识字,我就再通过电话把内容一一解释;有的当事人态度不好,我则更需要缓和的语气去舒缓他的情绪;而且我们还得认真提醒当事人准备好案件中所需要的材料,多嘱咐几遍总没有错。”吴金宇告诉记者,她的经验就是耐心、细心,也希望能这样在司法道路上走下去。
AM10:00-12:00
上午10点,记者在走廊中“巧遇”了德城区人民法院速裁庭法官助理李帆。
2019年的夏天,略显腼腆、内向的李帆与一群年轻人一起,踏进了德城区人民法院的大门,成为了法院的一员。以“新手”身份进来的她似乎并不“安分”,凭着一股子倔强和不服输的精神,她积极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断补充自己的理论和“实战”知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经过一年的预热,2021年1月份,德城区人民法院成立速裁庭,她也成为一名速裁庭的法官助理,如今在速裁庭的她,已退却了当初的青涩,渐显从容。
每天早晨从闹铃响起,李帆脑海中便开始运行各种程序,生成并处理各条指令。作为法官助理中的“新人”,在案件的全流程中都少不了她的身影,真的是异常忙碌:上午9:00前分发新案件——9:00赶至调解室调解案件(调成,制作笔录协议,不成,证据交换)——上午有空余再熟悉新案件(电话联系当事人,了解案情,为后期调解工作做铺垫)——下午14:00之前接待当事人,送达起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等诉讼材料——14:00后赶到调解室调解案件(一般两个案件调解下来已近下班时间)——登记、处理邮寄送达不了的退件等琐事——最怕的下班铃又响起,“今日事今日毕”又落了空。
在记者与李帆交谈的时间内,短短10分钟,她就接到了3个询问案情进展情况的电话。面对蜂拥而至的案件,量多面广,李帆却越来越游刃有余,她调侃说自从进了速裁庭,现在经手的案件是之前的3倍还要多,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李帆坦言将继续穿行在繁茂的案件丛林,脚步不停,进步不止。
PM2:00-4:00
法院有没有不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个问题乍一听很“无厘头”,但在德城区人民法院速裁庭,便有这么一支“诉前调解员”的队伍,这支队伍的存在促使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缩短纠纷解决的时间,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
德城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员张晶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下午2点钟,记者见到了张晶,趁着不忙的间隙,抓紧攀谈了几句。张晶告诉记者,纷争事实、法律关系清晰的矛盾纠纷一般在梳理完案卷、跟当事人接触之后,就可以着手调解工作了。张晶把自己当做是案件中的参与人,一步步朝着当事人靠近,让谈话变得更有亲切感,让法律变得更有人情味,逐步的将法融入情理中,丝丝入扣,总是能打开当事人的心结。
说着,已经有一位老人来到了张晶的工位前倾诉着自己的问题,张晶面对着一脸怒火的老人,她一边对其嘘寒问暖,一边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着,直到将老人送出门外。随后,又有因为身份证被人借去贷款的当事人走上前来,后面还有债务纠纷而私自扣车的,一个多小时不到,张晶已经被前来进行诉前调解的当事人“包围”了。
“诉前调解的好处就是快,老百姓打官司,不就是希望能尽快解决矛盾吗?而且近年来各类民商事案件大幅上升,审判任务繁重,我们调解员就要充分发挥调解职能作用,在减轻当事人诉累的同时,为法院审判工作做‘减法’,高效司法,为民服务!”张晶说道。
记者了解到,张晶在德城区人民法院担任诉前调解员一年多的时间,经手的案件已有百余件,每一起纠纷从分发到纠纷调解再到案结事了,每一步都深深牵动着张晶的心,而每一起案件想要真正地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张晶认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才是最优的化解方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此次纠纷一次性了结”。
PM4:00-6:00
8日下午4点,记者才见到了忙碌了一天的王敏——德城区人民法院速裁庭庭长,一位身穿制服、戴着眼镜的女法官,一举一动间都透露着利索劲儿。刚刚审完案件的她,由于一天开庭5次,嗓音已经略显干哑,嘴唇上也起了白色的干皮。
而王敏的水杯还挤在桌子上那堆卷宗的空隙里,只是早已没了热气。记者了解到,这杯水,是她早上进办公室时倒的。现在已是下午,一天过去了,她几乎没顾上喝。
已经有了22年法官工作的王敏,在今年1月份接过了带领速裁团队的重担,开始了一段新的征途。王敏告诉记者,她一天的工作其实从早上6点就开始了,人虽然还躺在床上,但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着今天要完成的工作和案件了。说着,王敏指了指桌子上的卷宗告诉记者:“速裁不仅是要繁简分流、又快有准的提升工作效能,而且还要保证案件的判决质量,真正做到案结事了,防止出现只求速度、不顾审判质量和效果的错误思想。所以,对于法官来说责任更加重大!”
作为一名女法官来说,王敏带给当事人的不仅是公正的判决,还有司法的温度。“我们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作为一名女性,有时候考虑的也会多一些。”王敏告诉记者,家住德城区的徐某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导致瘫痪,被鉴定为“一级伤残”,丧失了劳动能力,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2020年底,临近过年,因为判决书刚刚发放,还未到生效时间,赔偿款无法到位。王敏了解到其家庭情况后,主动联系了保险公司,尽力协调,让保险公司提前支付了部分赔偿款。
就在与记者交谈的时间里,总是有不同的人过来,需要王敏处理不同的事情,事儿总是一件接一件,一刻不休。就算这样,在王敏的笔记本上还记录着三件“未完成事件”。
有付出才有收获,目前,该庭的4个审判团队共审结案件369件。王敏告诉记者,下一步,她们将通过进一步优化速裁团队的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各项速裁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办理,确保审判团队科学、顺畅、高效运行,努力破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推动审判质效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