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税负降至15.2%
··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赵建华)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五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合计超过7.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随着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2016-2019年中国宏观税负(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7.47%、17.35%、17.01%和16.02%,2020年降至15.2%,比“十二五”末2015年的18.13%降低近3个百分点。
期间,支持创新减税累计超2.5万亿元,培育壮大新动能;绿色税收体系不断完善,重点税源企业综合能耗强度下降6.6%;扶贫帮困的税收优惠年均增长超30%;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年均增加超千万户,创业活力有效激发;第三产业税收占比提升至58.1%;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1.2%,高技术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出口退税累计超过7万亿元。
“十三五”以来,中国加快推进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改革,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企业清洁节能生产,先后出台支持减排税收减免、设备投资税收抵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2016年7月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全面推开,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十三五”时期资源税收入共7509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62.3%。水资源税改革优化用水结构,有效抑制地下水超采。2020年,北京、河北等10个试点省份取用地下水水量占总水量的比例为33.5%,比改革前2016年下降8个百分点;试点省份2020年超采区地下水计税取水量较2016年下降19.3%。2020年,缴纳环保税的纳税人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改革前2017年分别下降42.5%、28.7%;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改革前2017年分别下降54.5%、35%。
“十三五”时期,中国还不断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金额从2015年的26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742亿元,2020年达到1022亿元,年均增长30.6%。从增值税发票数据看,2016-2020年,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达14.6%。
中国的营商环境日益改善。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年均增加超千万户,总体呈现活跃度高、生命力强、成长性好的特点。
“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共计5745.3万户,较“十二五”时期增加2607.4万户,增长83.1%。新办与注销相抵,“十三五”时期全国净增涉税市场主体3341.4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77.3%。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中现代服务业占比明显提升,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