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特别策划·人间丨独自巡山42年不悔 一家三代守林员的护林梦

··

(记者:亓翔 沈童 编辑:韦辉)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沈童 亓翔 济南报道

  济南市林场管辖着济南近郊52000余亩的风景山林,龙洞林区是其管辖范围之一。这里峰峦叠嶂、山势峻拔、林木葱郁,但同样也鲜有人烟。而就是在这样的一片山林中,刘采法42年如一日,坚守着森林防火第一线,用青春和热血呵护着泉城济南的后花园,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济南龙洞林区)

  接替父亲16岁开始守林,一干就是42年,儿子继续接力

  1979年,16岁的刘采法来到济南市林场工作,从最开始的修树、剪树学起,到后来的栽树、防火,护林点从中井、西黑峪到罗圈峪,基本没有离开过龙洞林区,而这一干就是42年。护林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巡山护林,这份工作远离人烟,枯燥而乏味,并不是多数年轻人优先选择的职业,当记者问及为何要做这样一份别人不愿干的工作时,刘采法笑着说:“其实,是受到父亲的影响。”

(护林员刘采法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新闻记者采访)

  原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刘采法的父亲开始从事护林工作,还是孩童的他自小跟在父亲身边,时常跟随父亲一起巡山看林。渐渐的,刘采法对树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岁那年,林场招工,他就顺理成章的进了林场。不仅如此,他还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家是三代护林员,我儿子也是。”说到这,刘采法脸上透着些许骄傲。

  对于让儿子也从事这份工作,刘采法有自己的想法:“一开始让他干,他确实不太愿意,我就让先上山转转,时间长了,慢慢的,他也就适应了。我觉得不管什么工作都不轻松,护林员这活也挺好。”就这样,2016年刘采法的儿子刘东也来到这片祖辈坚守的山林……

  上世纪80年代,种树是护林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刘采法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那时候,越是下雨越要往外跑,披着蓑衣、塑料布赶着去山上栽树。”

  到了90年代,护林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变成了巡逻和防火。刘采法每天两次巡山,早上去较远的区域巡视,一圈下来就到了下午2点,下午再去较近的地方转转,算下来刘采法一天要步行大概十七八公里。

  守林人老刘——“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整日面对树林、花鸟,再加上龙洞林区地处偏远,这份孤寂、艰苦的差事让哪个年轻人都不愿意接。但刘采法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像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最初,刘采法被分配到中井林点。当时,中井的生活条件很差,护林房破旧不堪,水、电都不通。最要命的是,连进山的路也没有。那时的刘采法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而就是在这样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他凭着一股冲劲儿硬是坚持了下来。刘采法告诉记者,从开始来林场做这份工作以来,自己已经掌了20多年的蜡烛。

  2005年,中井的条件稍有改善,而此时正逢西黑峪守林人黄宜进退休,林场开始寻找愿意接替的人。但西黑峪是济南市林场位置最偏远的一处护林点,管辖山林面积5000亩,是一个比中井还艰苦的地方。没水没电是常态,关键还没有路,从护林房到山下最近的村庄要走4公里多的山路。

(林区人烟稀少、地形复杂)

  环境艰苦,地处偏远,没有人愿意到那里去。但当单位领导找到刘采法时,他只回答了一个字:“行。”

  回想起在西黑峪守林的日子,刘采法很是感慨:“记得2005年刚到西黑峪没多久,山里下了场大雪,粮食都吃完了,面条也没有了。”山里下雪与外面不同,由于林区人烟稀少、地形复杂,一旦下起雪来就很难出行。而这样大的雪,半个月都无法完全融化,背阴处的积雪更是得等到来年开春才会消融。但眼看着粮食消耗殆尽,刘采法只能硬着头皮到距离林点最近的大岭子村买些粮食、蔬菜,背着水上山。就这样,老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那里待了6年。

  2011年,在熟悉了西黑峪林点的一草一木后,刘采法再次接到接替任务。而这一次,则是林场几个护林点条件最为艰苦的佛峪。

  之所以说佛峪林点最为艰苦,是因为其地处深山,直到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手机还没有信号,收音机也时断时续,十天半月的一个人见不到是常有的事。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刘采法一待就是10年。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采法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爱说爱聊,但现在逐渐的话越来越少。

  巡山、防火、采集树种......老刘“身兼数职”

  常年和树打交道,令刘采法对这片树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告诉记者:“经常巡山,这山上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有时候哪里少了一棵树,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很多驴友徒步会带着孩子来,小孩有时候想挖一棵小树苗回家栽种,刘采法看见就会告诉他们:“既然你把它挪走了,就一定得给它栽活,要是活不了那不如让它在这里生长。”

  记者了解到,龙洞林区是济南植物资源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区域。存有许多古树名木,山东林科院的林学专家和林业部门的研究人员每年秋末都要带着学生来这里采集树种。

  而对于这片林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刘采法:“采树种都是有季节性的,到了季节不来采,树种落到地上,这样采集来的树种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他们采集前,多会问问我种子怎么样了?能采了吗?我说行,来吧,他们过两天就会过来,有时候过不来我就帮着采集点。”

  如今,早年栽的树苗都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刘采法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巡山防火。而龙洞林区生长着大量的侧柏林和部分针阔叶混交林,相当易燃,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有很多驴友,他们进山的时候有的可能想带点东西进来,在山里野炊,但这个是绝对不允许的。”刘采法经常劝阻进山的人:“进了防火林,必须把火控制好,不能带进来!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

(看见驴友刘采法像看见亲人一样)

  在四十多年的守林生涯中,刘采法遇到过各种棘手的事。“我在黑峪的时候,驴友抱着孩子来山里徒步,那时候是雨季,到下午走的时候山里突然下起了大雾,他们就是出不来了。那个时候山里还发不出信号,驴友就在山里大声呼救,我巡山的时候听见了,就顺着声音到山沟里找他,后来找到他们的时候发现是两个大人带着孩子。”找到他们以后,刘采法赶紧带着人走出山林,驴友们对他很是感激,又是要送锦旗又是要给重金感谢,但都让刘采法一一拒绝了,而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刘采法的眼里,这些驴友是可爱的,看见驴友就像看见亲人一样。

  如今,用刘采法自己的话说,每天吃完饭不去林子里转转,心里就空落落的不舒服,非得去跑跑看看,心里才能踏实。

(刘采法42年如一日坚守山林)

  42年的时间,在山林间,刘采法从一名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是什么让人能够四十几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又是什么令人能禁得住几十年的孤独与寂寞,艰难与困苦,全身心的去呵护这片山林?在记者看来,与其说是刘采法对这份工作的坚守,不如说是这位老人对这片山林深深的热爱......

责编:孙翔
审签:辛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