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有这样一群“老工匠”

··

大众日报记者 王红军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磨剪子嘞,戗菜刀……”一边给人理发,宁波还不时地吆喝一嗓子,引来周边群众注目。

  3月10日上午,在社区组织的“雷锋月大集”上,宁波和一群“能工巧匠”一起,用自己理发、磨刀、磨剪子、家具维修等手艺,为附近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他们都来自济南市吉祥苑社区“匠心筑梦志愿服务站”,年龄最大的73岁,小的也已62岁。在社区,他们是一群义务服务社区的普通老人;在微信群里,他们有着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全能工匠”“马扎大王”“木工神匠”“金牌理发师”……

  初心

  “甭管大事小事,做不成大事,就做点小事”

  在“雷锋月大集”上,69岁的孙扬启,带了自家老面板过来。71岁的“全能工匠”张自强,麻利儿地用刨子打磨了起来。

  孙扬启在济南帮忙带孙子。他说,这块面板用了45年了,是在天津当兵时自己做的,退伍后带回了老家安徽,这次又带到了济南,都有感情了,舍不得扔。“一块面板事小,看到这么多老同志,跟我年龄差不多,思想境界这么高,让人非常感动。”

  他眼中境界高、手艺精的老工匠,在册的已经达到25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十六七人。

  宁波说,小到穿马扎、修板凳,大到电器维修、制作家具,只要有人找上门来,什么活儿都干。

  40多年前,宁波就开始为周边群众义务理发,还不间断地自学各种传统手艺,为居民维修家具、制作马扎等,并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站友”。

  2004年的一天,在甸柳街道五区,宁波结识了在家门口帮人修马扎的“马扎大王”林忠实,还有“全能工匠”张自强。

  “我们都有共同的爱好,年轻时都干过木工活儿,退休后大家又都把木工活儿拾了起来。”林忠实说:“一个人退休了,有的喜欢养狗,有的喜欢爬山,我们给周边群众做点事,这也是一种爱好。”

  慢慢地,他们身边的人越聚越多。2017年,在吉祥苑社区帮助下,服务站有了自己的活动场地。

  现在,张自强已经搬离了吉祥苑社区,但每周一、三、五上午服务站活动时间,还是要坐近30里路的公交车赶回来。

  他说:“原来要倒3次公交车,坐近2个小时,现在坐1个多小时就到了,5点起床、6点出发,7点多准时到服务站开始干活儿。”

  许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这是到哪儿挣钱去?张自强都是嘿嘿一笑,“别人以为在服务站,就是喝茶、聊天,不知道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62岁的王淑源,曾经在建筑木材厂工作过,也一直喜欢鼓捣点木制物件,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发明家”。他说,退休后,自己本来想到社区学太极拳,进屋一看有“木工房”,就这样加入了老工匠行列。

  在他“引荐”下,66岁的李立也加入进来。“我从小喜欢机械,开始就是过来玩儿玩儿,现在感觉挺好的。甭管大事小事,做不成大事,就做点小事。”李立说,我们这帮人年龄这么大了,有的家庭还距离这么远,图的是什么呢?我们不仅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有共同的念想,那就是用自己的技术为社区干点小事。

  恒心

  “看似简单的事情,能够坚持做好,就不普通”

  在服务站“成品库”里,有一个62厘米高的高凳。这是为附近小区居民量身定做的。

  年近60岁的高女士,到服务站来磨菜刀。她说,自己腰腿关节积液,不能深蹲,小椅子太矮,高凳买不到,能不能帮忙做一个高凳子?

  于是,老工匠们就用捡来的3种木料,为她定制了这么一个62厘米高的高凳。

  多年来,宁波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时间,就会骑上三轮车,开始自己的“巡山”。

  他所说的“巡山”,就是在周边小区漫无目的地闲逛,捡拾小区居民装修扔掉的木料,除了用于家具维修外,还会制作一些马扎、高凳送给居民。

  “看似简单的事情,能够坚持做好,就不普通。”从山东高速处级岗位退休的王卫国说。他到服务站当起了“大管家”,一来就拿起笤帚打扫卫生。

  他说,刚退休时,自己的业余生活全在家里,单调、无聊,现在出来能接触社会发挥余热。一开始打扫卫生,现在向“全能”发展了。

  从济南化肥厂发电车间退休的姚富贵,有一次在家里尝试做了一个中药柜,慢慢找到了方向。现在,磨剪子成了他的拿手绝活,也有了“姚一剪”的称号。

  他说,过去没事干,到处瞎转悠,就关心哪儿买菜便宜。现在时间不够用的,生活非常充实。

  有一次,临近小区有一对退休夫妇找到服务站:自己家的门框坏了,打开门就关不上了。

  于是,73岁的姚富贵跟王淑源一起,带着买好的螺丝、发泡胶“上门服务”,一个上午就修好了。

  到中午,这对夫妇看干了半天,执意留他们吃饭,被婉拒后急得不得了,还拨打12345热线“投诉”:忙活了大半天,怎么能这么走了?

  多年来,服务站有2位老工匠去世了,但他们制作的小椅子还保留在成品库里。

  宁波说,66岁的姜立岭去年因肺癌去世。痛苦的化疗期间,老人身体状况与之前判若两人,但仍然坚持参加服务活动。回到家后,躺在床上累得一动也不动。

  赶上第二天化疗,姜立岭会特意晚点离开服务站,只为了能多干点活。他说:“要去化疗了,我今天多干点。”在场的工匠们无不为之动容。

  这些年,服务站在吉祥苑社区以及周边地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一位从淄博到济南出差的人,打听到了社区居委会,问是否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到了服务站,他理了一个发,高兴地走了。

  匠心

  做的事情不大,但影响能看到,社区关系更融洽

  如今,随着年龄增大,林忠实身体不太好,已经很少参加服务站活动,但他家一楼院子开了小门,继续帮居民修修补补。他说:“干活儿,就当玩了。”

  有路过的人,见了林忠实,都是“爷爷、爷爷”地叫着。他一一回应着,知道对方住在几号楼,家里都有什么人,但是都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周边楼好几百人,都搭腔拉呱。”

  一位居民说,社区有这帮人,尽管做的事情不大,但影响能看到,不仅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而且社区关系也更融洽了。

  对此,宁波深有感触。过去,他们都是捡木料,现在居民主动“送”木料。

  有一天上午,宁波接到小区居民电话:家里装修淘汰的废旧地板要不要?

  65岁的宁波、69岁的张强、73岁的姚富贵、71岁的刘锡华,四人一起来到居民孔庆珠家中,一下子收获了300斤木料。

  孔庆珠说,原来不知道旧地板还有用,准备当垃圾扔了。这几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他们能用得上,就让他们来拉走了。

  宁波说:“旧地板都是上等好料,可以做马扎、凳子等,感谢对我们的支持,做好了马扎送给你。”

  吉祥苑社区党委书记曹坤说,自己跟老年人接触最多,他们退休后放慢了生活节奏,感觉自己对社会没用了。实际上,他们更有亲和感,有技术,工作精益求精,不管是什么活儿,都往好里干,是越做越好、越做越细,做得让居民满意。

  曹坤说,社区有1512户4600多人,邻里闹矛盾、上下楼打架的事情基本上没有。社区微信群里有人“攻击”,这些老人出来一说,当事人“气”立马消了。

  在“雷锋月大集”上,燃气公司、个体诊所、房屋中介等纷纷参与进来,义诊、介绍房屋政策、普及安全用气知识等,志愿服务活动很多。

  曹坤说,社区周边商家多,但过去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今在服务站的带动下,他们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都感觉光荣。最明显的是,居民以前都对房屋中介有抵触,觉得就是走家串巷卖房的。他们现在主动帮忙干活,还给居民讲解房屋政策,关系可融洽了。

  一位社区居民说:“服务站里有一群受人尊敬的老人!”

责编:杨童童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