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种世界上最孤单的葡萄,找到伴了!

··

  COP15会标:以不同元素组成“水滴”形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自然符号,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5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云南昆明召开,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作为东道主,将与全球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制定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

  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好评。每一项成绩的取得,背后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付出智慧和汗水。

  今天,东老师给大家讲讲北京大山里一株葡萄的故事:它叫“百花山葡萄”,全世界仅在北京被发现的一种葡萄。它曾经是世界上最孤单的葡萄,因为其所在的种群只剩下自己寂寞孤单冷地存在着。

  但现在,在北京各方的努力下,这株葡萄不再孤单了。

  “独苗”找到了兄弟,又有了孩子

  百花山葡萄 图自北京日报

  1984年,百花山葡萄第一株野生个体在北京门头沟109国道旁被发现,其叶片掌状深裂或全裂,形态独特,与其他葡萄种类差异明显。1993年,这一物种正式被发表。

  此后多年,人们一直未能找到这株葡萄的兄弟姐妹;而该植株由于靠近马路,时常遭到人为干扰,无法开花结果,它因而成为全世界被发现的唯一个体,孤单地延续着种群的血脉。

  直到32年后的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沐先运博士在野外调查多次“刷山”后,于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条山沟里发现了第二株野生个体——“独苗”终于找到了兄弟。

  为了让这个家族繁衍、扩大,北京市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没少操心费力。

  百花山葡萄的人工繁育计划启动于2010年。但直到2017年,才有重磅好消息从延庆区的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出:4年前种植在该保护区的两株组培繁殖幼苗开花、结果了!

  2021年1月,位于松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两株葡萄藤,左边为它们的专属物候相机,24小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物候条件。王剑英拍摄

  喜讯引发北京生物界一片沸腾。2019年,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对其进行种子繁育,40多株百花山葡萄种子实生幼苗被种植在保护区一块专有地块上,受到精心照顾,现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组培即组织培养,为无性繁殖方式,和母体同属第一代;种子繁殖则为有性繁殖,繁育出的是第二代百花山葡萄——109国道旁那株野生个体有了孩子,家族再度壮大。

  百花山葡萄繁育实践:1.组培;2.种子萌发;3.种子实生苗野外回归。沐先运供图

  2020年,好消息再度传来:松山保护区的两株一代葡萄苗挂果9串,喜获丰收。109国道旁的植株自2018年开始保护措施升级,受到铁架网的良好保护,经过两年休养生息,也开花结果。工作人员说:“监测差不多有10年了,头一次看见它开花。”

  2018年,109国道旁的百花山葡萄保护措施升级,穿上了金属“防护罩衣”。图自北京日报

  比大熊猫濒危1000多倍

  百花山葡萄为北京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所谓“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即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随时有灭绝危险的野生植物。

  2018年,有专家称,从数量上比较,百花山葡萄比大熊猫濒危1000多倍。按照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评估体系,该物种所处等级应为濒危,离灭绝仅一步之遥。

  2020年7月,在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百花山葡萄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始于2005年,由云南率先提出。7年后,原国家林业局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作为一项“国家工程”加以推动,首批确定了120种植物列入名录,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6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58种。

  北京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紫点杓兰,轮叶贝母。沐先运供图

  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意义何在?

  沐先运说,一个物种是通过千百万年在大自然中不断“斗争”才形成的,它拥有着独特的“智慧”、“才能”和“社会网络”。物种就如大厦的一块块基石,如果被逐个挪开,终将引发毁灭性灾难。极小种群植物就像那些出现了裂缝的砖块,修复、加固它们,才能让大厦稳固、让人们有安身之所。

  一个典型例子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能培育成功,海南一株野生水稻的基因功不可没。

  保护好每一个物种,维护生态安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科研人员付出极大的艰辛与努力。他们在大山里来回奔波,用双脚丈量大地,探访群山与沟壑,甚至在悬崖峭壁上摸爬滚打。

  沐先运的团队成员在大山里开展野外调查。沐先运供图

  为他们点赞!

  让我们珍惜、爱护大自然的每一个物种,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

  也期待COP15盛会的到来!

责编:王逸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