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揭秘

··

好藏书者,必然好读书;好读书者,必然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吟诗作文自然不在话下。提到海源阁的主人、大藏书家杨以增,人们都知道他爱好藏书,却鲜有人知道他文章也非同一般。在他的熏陶下,其子杨绍和、其孙杨保彝也是文采飞扬。刚刚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学者周广骞、丁延峰校注的《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整理了杨家三代人的200余篇诗文,揭开了杨氏三代人作为近代诗文大家的面纱。

杨以增(1787~1855年) ,清代藏书家。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

杨氏三代人留下诗文200余篇

丁延峰、周广骞收集佚作58篇

3月17日,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聊城大学看到刚刚发行的这本《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发现这本书重点收录了杨以增、杨绍和和杨保彝的诗文。此书前部分为杨敬夫编辑杨以增等三代海源阁主人的作品,以《退思庐文存》《仪晋观堂诗抄》《归瓻斋诗词抄》的形式呈现;后面的诗文是丁延峰、周广骞从馆藏资料中收集整理的,以“佚作”的形式展现。书末还附有海源阁杨氏家族的传记资料和墓志铭,据此可以了解海源阁三位藏书家的生平经历。

“目前,《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是搜集杨氏诗文最全的集子。”周广骞说,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在外地做官多年,交游很广,创作的诗文不少。但因为战乱破坏等原因,存世的不算多。杨敬夫刊刻了三代祖辈的诗文集147篇,但颇有遗漏,存在较多遗憾。

杨氏诗文佚作主要由丁延峰从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翻检抄录而来,是近20年收集的结晶。书中共收集的杨氏58篇佚作,最大限度还原了杨氏诗文面貌。

周广骞表示,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对杨氏海源阁研究有了新进展。此前对海源阁的研究侧重于海源阁藏书,主要涉及藏书的版本目录、流传情况、藏书价值等,而对杨氏家族几代人的生平研究相对较少。这本书恰恰就是对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三代人诗文的整理和补充,比较全面深入地反映出这几代海源阁主人的生活片段、志趣爱好和思想倾向,是对海源阁藏书家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学者周广骞讲述杨家三代人的藏书经历。陈金路 摄

杨氏三代人诗文各有特点

友情交往生活片段尽在其中

从杨家三代人留存于世的诗文来看,其内容各有突出特点。杨以增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收录杨以增的文章达55篇;而杨绍和、杨保彝的作品则以诗歌为主,二人诗文达150篇。

杨以增藏书、刻书的经历和对学者及其著作的看法,经常通过写“序”“跋”等形式流传后世。在杨以增的文章里,足以看出他对藏书的热爱和对学者著述的独到见解。特别是杨以增与许多学者交往密切,他也喜欢出资刊刻学者、朋友的著作,并为其作“序”作“跋”。这些“序”“跋”彰显了杨以增高屋建瓴的见解,对著作得失评价也能点出要害,入木三分。从杨以增写的序、跋中,能很清楚地看出他的学术思想、治学精神及对藏书的爱好。同时,杨以增为友人写的传记文章较多,尤其给聊城望族傅家几位长辈写的传记让人印象最深。杨氏家族与傅氏家族关系密切,杨以增和傅绳勋是亲家,他的儿媳是傅绳勋的女儿。杨以增曾写过《重修〈傅氏族谱〉序》《傅公映宸家传》,收录在《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的《退思庐文存》中。而《傅母朱恭人家传》则收录在《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的“杨以增佚作”里。这本书里还收录了他写给友人的大量书信,反映了他与朋友交往的珍贵片段。

杨绍和的《仪晋观堂诗抄》收录诗作85篇,加上丁延峰和周广骞搜集的15篇杨绍和佚作,其作品达100余篇。“杨绍和做过内阁中书,很有才华。杨以增早年和林则徐同在湖北做官,杨绍和小时候就因为聪慧异常,得到过林则徐的赞赏。杨绍和的诗歌记述了他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片段,往往通过一件小事反映自己的心境。”周广骞说。杨绍和回忆人和事的诗歌较多,有回忆父亲杨以增的,也有回忆老师和朋友的。他在《感怀四首》中专门回忆杨以增:“薄寒轻暖早春天,独倚东风思悄然……”就很有韵味。此外,杨绍和的诗歌记述了个人行旅和与朋友游玩的场景,也有与朋友促膝长谈的情景,他的苦闷、喜悦尽在字里行间,显示出他丰富的思想和敏感的内心。

杨保彝的诗歌也有较为鲜明的特色。他曾在总理衙门任职,对国际形势了解比较深刻。他的诗歌流露出对时局动荡的深深感慨、关切《辛丑条约》签订前后国家命运的愁楚和苦闷。同时,他的诗歌也写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其中写给妻子王少珊的诗歌就充满了对妻子的深情。他辞官之后,归隐于肥城陶南山庄,并重新修葺了眉园,写下了非常优美的《眉园记》,反映了他归隐后自由、放松的生活。

诗文校注注解了文中人和事

反映杨家三代人的思想经历

周广骞说,《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的整理工作从2017年开始,每一篇都要从清代刻本、抄本中整理出来,并加句读标记,同时,对诗文中的人物、名物、制度等进行详细的注释。特别是杨氏诗文中记述了他们的生平经历,关联的内容很多,还需要对文中人和事所涉及背景资料进行注解。比如,杨绍和写了一些回忆性诗歌,表面上看是一句话,其实背后隐藏着很多事。比如,他在《感怀旧游》中写道:“葡萄美酒古凉州,四度萧关匹马游。”就涉及杨以增任职甘肃按察使、陕西巡抚和署理陕甘总督、办理甘肃粮台事务的仕宦经历。对这些文句隐含的内容,《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均利用大量资料作了注解。“注解比较细致,是《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的一个特色。”周广骞说,通过这样的校注,普通读者一是能看懂,二是能了解杨家三代人的思想和经历。

海源阁是我国晚清著名的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影响很大。杨家三代人的藏书经历,是近代史和时代变迁的缩影,海源阁藏书文化在杨家三代人的诗文集里都有充分的体现。《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侧重于对杨氏家族的研究。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海源阁的创建者、守护者的性格和志趣,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海源阁。“不知杨氏家族家风、个性,研究海源阁就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对藏书人不了解,研究其藏书也很难深入下去。”周广骞说。

“研究海源阁,就要在中国传统藏书文化的大背景下看待海源阁。整理三代海源阁主人的诗文,是保存海源阁资料的重要途经,对保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积极的作用。阅读杨氏诗文作品,能让更多的聊城人了解海源阁,关注海源阁,热爱海源阁,并以海源阁为荣,聊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谈及《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出版的意义,周广骞这样说。

来源: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金路 

花了  ·  秒来阅读

点个【看】叭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