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星堆文物对话

··

  “青铜尊在埋藏前已经被砸坏,缺失部分未来将通过泥塑、制膜等方式进行修复,预计完成表面清理、取样、尊内CT探明等环节后,修复时间在半年左右。”3月24日,三星堆“上新”热度持续不减,《工人日报》记者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见到了连续高强度忙碌多日的文物修复大师郭汉中,他通过手机照片向记者介绍着一件三号坑出土青铜尊的清理情况。

  照片中,高70余厘米的青铜尊“平躺”在操作台前,郭汉中目光专注、眉头紧锁,小心翼翼地清理着覆土,沉睡千年的精美纹饰清晰可见,这是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最大青铜尊。

  16岁入行至今,郭汉中修复的文物超过6000件,三星堆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等文物重器经他的手以近乎完美的姿态重见世人。

  最新的发掘成果让郭汉中热血沸腾,更多新文物的出现意味着更多汲取养分、积累经验的机会,这也是文物修复工作最让他着迷的地方,“让残损的文物重新‘复活’,每一次漫长的摸索都仿佛是穿越时空、跨越千年向古人讨教。”

  静下心、坐得稳

  3月20日,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发布,消息一出举世瞩目,守在博物馆外的各路记者,还有暴涨的游客到访量,都让郭汉中感到无比幸运——当人们翘首以盼时,他却可以第一时间近距离接触文物。当然,压力也随之倍增。

  这并不是郭汉中第一次见证世人对三星堆的关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横空出世,3000年前的神秘古蜀文明引发轰动效应,不过,当年他只是懵懂的考古学徒工,与今天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技术带头人的身份相比,肩上的担子不可同日而语。

  过去30余年里,郭汉中参与了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文物的出土发掘工作,主持修复了各类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器,包括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等国家珍贵一级文物。

  作为三星堆的镇馆之宝,高3.96米、树干残高3.84米的一号青铜大神树,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的文物。但鲜为人知的是,从祭祀坑出土之初,神树只是一堆混杂着泥土的碎片,树干断成三节,树枝断为几十节,鸟儿、果实的碎片不计其数,残损情况十分严重。

  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储藏青铜器碎片的隐秘小屋内,郭汉中和师傅杨晓邬用最传统的办法,根据碎片断裂缝隙结构,最大程度对神树残片进行拼接愈合,修复周期前后长达近7年时间。

  “文物修复不是创造性工作,必须尊重历史,所有断裂处茬口必须吻合无争议。”郭汉中告诉记者,每一件器物的复原都需要修复者静下心、坐得稳。

  “这是一项孤独的工作,充满神秘,带来快乐,给予内心洗礼,它会告诉你,怎样去认识世界,面对生活。”郭汉中对文物修复有着特殊理解。

  邂逅远古文明的“学艺苦旅”

  1984年,16岁的郭汉中带着对考古的好奇,扛着锄头跟随省考古队进入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发掘现场,由此开启与远古文明的奇妙缘分。

  然而,文物修复技术的习得并不容易。清洁、拼接、整形、补配、随色、做旧等六大工艺环环相扣,每一步都需要过硬的技艺、十足的耐心与专注,这其中还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鉴定学、金石学、金属工艺学、化学、美术鉴赏学等多学科、多工种的融合。

  只有初中学历的郭汉中如何补齐这些短板?“我运气好,接触到了很多大师级专家,只要一有机会就向他们请教。”郭汉中坦言,最初只想找一份谋生的工作,未曾想觅得一生的事业追求。

  随着工作成绩日渐突出,他受到了诸多业界大家的关注和指导,雕塑大师赵树同、陶瓷研究专家毛超群、文物修复专家赵家英……郭汉中开玩笑说,“要是把所有对我传道授业的老师名字都列出来,一张纸都不够呢。”

  “勤快聪明。”三星堆考古工作站前站长陈德安这样评价郭汉中。师从郭汉中18年的文物修复师王丽则认为,“老师非常有天赋。”

  “每一次修复都必须心怀敬畏,在有十足把握下动手。”郭汉中说,灵性与天赋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下苦功。

  为锻炼操作水平,他非常注重细节,不仅在磨练中熟练掌握了各种修复方法,还创新探索出塑形雕刻、黄泥石膏翻模、浇铸铜铸件等操作法和“铜补铜”等先进工艺。

  “学无止境。”53岁的郭汉中感慨近些年行业变化之大,作为历史考古末端环节,文物修复从最初的几把手术刀,到后来的电动工具、新型材料,技术、理念不断更新,为修复工作带来更多可能,他时刻保持着学习紧迫感,不让自己掉队。

  让更多人品读历史的符号

  “历史长河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不辜负来到世间这几十年。”郭汉中说,每当走进博物馆,看到陈列厅里自己修复的文物作品,内心都会产生极强的职业成就感。

  在他看来,文物修复就像拼图,只有在最后一枚碎片复位后,才能够完全读懂这些历史的符号。沉浸于器物、纹饰的千变万化,郭汉中常常会被古人的精巧技艺所惊艳,对古代匠人产生由衷敬意。

  在他心中,最完美的修复就是竭尽全力洁净复原,最大限度把器物本来的信息保留下来,“修物实为修身,修艺也是修心,我修复文物,时光也修炼了我,半生追逐,乐在其中。”

  采访中,郭汉中分享了一件多年前与恩师杨晓邬的趣事。

  1988年,一个下雨天,他正蹲在地上修自行车,站在一旁的杨晓邬打趣说,“小郭,学技术要鼓劲儿学,学到的手艺都是你的,谁也偷不走。”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影响了郭汉中的整个职业生涯,“学为所用,自当不遗余力”。

  “工作时,时常觉得时间是静止的,不知不觉间都有了白发。”工作之余,郭汉中悉心传技,为四川省内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区的博物馆、文管所培养了一批文物修复技术人员。

  “这个工作熬心,愿意做的人不多。”郭汉中告诉记者,文物修复工作专业跨度极广,高校毕业生进入岗位后仍需漫长的磨砺,工艺技法主要靠师承延续。他从1992年开始带徒弟,但最终能留下成为专业修复师的人并不多,该行业也面临人才断档的问题。

  “6个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文物举世瞩目,对于文物修复工作者,意味着更重的责任。”郭汉中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制图:陈子蕴)

  【人来人往】匠心要靠“小火慢烹”

  李娜

  前几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得到极大关注,但每一次出镜,王津都希望自己做文物的“男配角”,在他看来,发挥出钟表的最佳“演技”才是他的本职工作。和王津一样,郭汉中也更愿意躲在文物后面,做一名沉默的时光匠人。

  对于当代人而言,这样潜心追求的精神境界几乎是“奢侈品”。文物修复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在时光的“小火慢烹”中累积经验,这,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来自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有1000多万件待修复文物,而文物修复工作者却只有2000多人。此前,高考高分的钟芳蓉“追星”偶像樊锦诗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一次普通的个人专业选择,竟引发“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的社会讨论。

  好在,在这个世界总有人坐“冷板凳”,譬如郭汉中,不仅经年累月地修文物,更身体力行影响许多人。

  在郭汉中动辄以“年”为计算单位的修复时光里,每一件“重生”的文物,都似是与先人穿越时空的协力之作。没人知晓古代匠人在铸造器物时是否对后人怀有期待,但在文物修复这场联通古今的接力中,匠心之赤诚薪火传承。

责编:马婉莹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