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丨新风拂面,别样清明一样情

··

大众日报记者 宋亚鲁 段婷婷 李媛 赵念东

□通讯员陈彬报道 4月2日,博兴县第一小学开展“网上祭奠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组织小学生通过互联网专题网页开展祭奠活动,缅怀先烈。

□记者栗晟皓报道 4月1日,日照市第四届骨灰撒海活动启动,亲属代表将逝者骨灰投向大海并撒花寄托哀思。

资料:宋亚鲁 制图:马立莹

扫描二维码 查看更多报道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回首来路、思念祭奠之时节,更是感悟生死、赓续家风之契机。近年来,我省不断推动移风易俗,探索殡葬改革,实现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减负”,更让文明、节俭、绿色的殡葬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缅怀追思,心胜于形,这个清明,越来越多人通过现代文明祭祀方式怀念逝者,让“清”“明”之风吹遍齐鲁。

  龙口

  “云追思”“代祭扫”渐风行

  4月1日晚,不能回老家过清明节的张珺,在微信公众号“青岛殡葬96444”上点击“网上追思”,为奶奶创建了线上纪念馆。她给奶奶献了一束菊花、一盘水果,上了三炷香,还点播了歌曲《送别》。最后,她将线上纪念馆分享至家庭群,邀请亲人共同祭奠。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潘红春告诉记者,去年全省有230万人次参与网络祭扫。“据我观察,大家对这种祭奠方式接受度普遍较高,今年参与网络祭扫的人数预计比去年更多。”

  在龙口市凤凰山公墓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目前已有418条祭奠记录。据凤凰山公墓负责人孙胜武介绍,大家只需要在网站上点击“我要祭祀”,便可以为故去的亲人留言祭奠。济南市则继续沿用公益性网上祭扫通道“云追思·济南祭扫网”,市民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公祭”“家祭”“友祭”。截至4月3日13时,“云追思·济南祭扫网”平台累计参与数已达217万人次,创建祭奠厅6万余个,留言近20万条。

  清明时节,家国同祭。“最勇敢的人是你们,最可爱的人也是你们!”这是单县实验中学六年级学生权一晨在山东英烈网的留言。借助山东英烈网“网上祭奠”功能,祭拜者可以看到23万余名有名烈士的纪念堂,读到千篇烈士事迹。记者随机点开一位烈士的纪念堂,发现已有1673人献花,2972次祭拜。

  祭祖扫墓、缅怀先烈,重在心,不拘于形。从去年开始,各地公墓和殡仪馆等殡葬服务单位开始提供“代祭”服务,并一直延续至今。

  凤凰山公墓工作人员曲乐帅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对15个墓穴进行了“代祭扫”。“我们主要根据大家的需求,去擦拭墓碑,献花,并鞠躬。”曲乐帅说,凤凰山公墓现处于半开放状态,最近每天都会在园区北广场设置一个区域,集中摆放绢花和长明灯,进行统一的“代祭扫”。

  回望历史,清明节的祭祀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新的祭扫方式给了我们更多选择。”潘红春说,“这些方式既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又缓解了集中祭祀给交通和疫情防控带来的压力,值得倡导。”

  济南

  走进殡仪馆,上一堂生命教育课

  “因为在殡仪馆工作,以前回家,我很少在楼道逗留,都是抓紧上楼,就怕邻居心存芥蒂。如今,大家经常主动拉着我问,工作是什么样的,还问能不能去参观。”临近清明,济南市第二殡仪馆“爱·在社区”活动走进济南市百花社区,驻馆社工苏建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忌讳谈及死亡、殡葬,还有不少人现场咨询海葬等绿色生态殡葬方式。

  引导人们正视死亡、敬畏生命,传递正确的生死观、价值观,这正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绿树红桃掩饰之下,一条宽阔的大道沿着山体向上延伸,出生、读书、择业……每走几步,便有不同的雕塑标注着人生节点。4月3日,记者来到济南市第二殡仪馆,走在这条“生命之路”上,感受更多的是生命的希冀和人生的思考。

  “我们把殡仪馆的大门打开,变成生命教育基地,就是想改变殡仪馆冰冷生硬的固有印象。”济南市第二殡仪馆副馆长曲晓光介绍,从2014年起,济南市第二殡仪馆在殡葬服务基础上,延伸打造“爱·莲说”生命教育品牌,让生命·文化·宣传·教育这一课题在殡仪馆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生命教育从进校园开始。”苏建回忆,2014年,他们在锦屏学校,利用班会时间,通过视频、游戏等方式,与孩子们分享生命教育的心得、感悟。“孩子好奇心重,会问很多问题,比如火化是怎么回事,我们用工作流程引导孩子正确认知。”苏建说,“孩子成见少,接受度很高。我们也希望通过孩子,反过来影响家长。”后来,陆续有学校主动找来,要求将生命教育引入课堂。

  2018年,“爱·莲说”生命教育发展迅速。从那年清明节起,济南市第二殡仪馆会举办开放周活动,市民可自由报名前来参观。如今,“爱·莲说”生命教育内涵不断扩展,延伸出“爱·在社区”“爱·在课堂”“爱·心接力”等六大爱心项目,走出了一条温暖且坚定的生命教育之路,累计开展活动百余次,服务群众万余人。

  青岛

  入海而安,2万逝者骨灰撒入大海

  “大海广阔而包容,又富有生机和活力,将骨灰撒入青岛的大海,是我父母的心愿。今天,我们完成了二老的遗愿。”4月1日上午,来自南京的孙坤(化名)兄妹一行四人,在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工作人员张钰的帮助下,将两位老人的骨灰坛沉入蔚蓝大海,并抛洒鲜花以表追思之情。

  整个过程简单却不失庄重。返航时,兄妹四人不时地回头凝望那平静的海面,眼眶早已湿润。“老人有入海而安回归自然的愿望,我们当然支持而且还要学习,把这种美德传下去。”孙坤说,从打电话咨询到最终完成仪式不过3天时间,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工作人员全程一对一服务,便捷又省心。

  “从1991年首次开展海葬到今年3月底,我们一共海葬了来自全国的22769名逝者。刚才我还接了一个来自内蒙古的咨询电话。”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田安峰说,过去青岛海葬主要选春秋两季集中举行一次,可随着百姓观念转变,参与者日渐增多,2016年起,青岛市民政部门变大规模、单批次海葬为小规模、多批次常态化海葬,既有满足基本民生的集体模式,又有针对大众不同需求的多样化定制套餐,还组建专门服务团队从礼仪、形式上进行精心设计提供精准服务,青岛海葬服务逐步走向“深蓝”。

  为解决海葬重“葬”轻“祭”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青岛市殡葬管理所陆续举办了以“让大海带去我们的思念”为主题的多次海上绿色公祭活动。海葬惠民方面,青岛市每位本市户籍海葬逝者减免资金从500元上涨到1000元,岛城百姓对海葬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让逝者回归自然的海葬,不留骨灰,不占土地,一直是我们大力倡导的生态殡葬方式,这些年开展海葬节约了近120亩土地,这在土地资源紧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当下意义更为重大。”青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黄桢说。

  巨野

  白事“一碗菜” 年省过亿元

  李红是巨野县田庄镇栾官屯村的保洁员,更是村中人居环境的“晴雨表”。“前些年村里每次办完红白喜事,饭菜残渣、塑料袋、方便筷等垃圾满地都是,光打扫地面就得多半天。自从实行了丧事就餐‘一碗菜’,这些现象基本都没有了,俺们的工作越来越轻松了。”李红说。

  何谓“一碗菜”?就是在办白事时,亲朋好友不摆成桌酒席,而是每人一碗大锅菜,丧事事主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肉多菜少或菜多肉少,每碗菜成本不过十元钱,一个村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减少了攀比之风。

  “前些年,村里丧事流行大操大办、吃大席、吃流水席,死要面子活受罪。”今年70多岁的毕泗江是栾官屯村的老支书,从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他一直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忙活着,“有钱的人家他想办大,没钱的借钱也得办大,并且他比有钱的办得还大,就是为了面子。”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顽疾陋习,巨野县推行丧事就餐“一碗菜”,每碗菜价格在5元至8元,实现了634个行政村全覆盖。此举每年可为全县群众减轻经济负担1.5亿元。

  随后,巨野县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除了白事“一碗菜”,还提倡丧事操办不用烟酒或少用烟酒,控制治丧规模;简化治丧形式,提倡使用小型环保纸扎等。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村民操办丧事总费用每例平均降至3500元左右。

  “我们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以农村移风易俗为重点,以整治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为切入点,在取得阶段性成效后,我们顺势扩大到厚养薄葬、喜事新办、垃圾分类等领域,在乡村营造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进而带动提升了全县乡村文明水平。”巨野县委书记王昌华说。

  (大众日报记者 宋亚鲁 段婷婷 李媛 赵念东 报道)

责编:巩小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