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揭晓 入围终评项目先睹为快

··

  今天(12日)上午,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20个项目入围终评,今天上午各个项目的考古队领队将依次进行陈述。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20个参加角逐的项目成果丰硕,竞争也是十分激烈。考古领队们在完成20分钟的项目陈述后,还要经过专家质询,就疑点进行解答。专家组评委们在整体评估后,现场投票,得票位列前十的项目,即可胜出。结果将在13日上午公布。

  今年参评的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遗迹多样,内涵丰富,涉及年代全,覆盖地域广。入围终评的20个项目来自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素有“考古大省”“文物大省”之称的陕西与河南均有3项入围,山西有2项入围,新疆、青海与西藏等西部省份各有1项入围。从青藏高原到沿海平原,入围项目分布省份广且地域分布比较均匀。

  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6项、夏商周考古4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6项、唐宋元明考古4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活动,始于1990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本年度重大考古发现,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仰韶聚落遗存 补充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材料

  探究和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一直是中国考古届十分关注的课题,今年是中国考古百年纪念,这个时间节点,就是源于1921年河南仰韶遗址的发现。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7000年到5000年。在此次参评的项目中,有两项分别占据了仰韶时期的一头一尾。他们是山西夏县师村遗址与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

  山西夏县师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南15公里,距盐湖7公里,地处中条山北麓,青龙河故道的河曲地带,是晋南发现的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2019至2020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师村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年以上的石雕蚕蛹和黄河流域最早的夯土遗存。

  师村遗址出土的4枚石雕蚕蛹,是我国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蚕蛹采用中条山的花岗岩制成,简洁地故勾勒出蛹的头、腹和尾部,酷似家桑蚕。在距今6000年以前,意味着黄河中游的先民们崇尚桑蚕,很可能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为探索丝绸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作为仰韶文化中晚期面积最大的聚落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了大型环壕3条,大型中心居址区1处,三重环壕,分布于居住外侧,内壕周长约1000米,中壕周长约1500余米,外壕残存周长约1600余米,三重环壕分别通过木桥和实土的门道与外界相连,大型中心居址位于内壕内部,有两道围墙和内壕合围形成封闭的半月形结构,面积达18000平方米。

  双槐树遗址大型建筑群初具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特征。以其为代表的郑洛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群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重要材料,是距今5300年前后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

  主动发掘 再现巴人丰富多元文化

  此次入围的项目,主动发掘项目占大多数,学术目标明确,6个史前考古项目、2个祭祀遗址以及湖北、吉林、陕西、四川等地多个项目均为主动性发掘。都充分反映了中国考古学课题性加强、多学科合作、学术目标愈加明确等主要特点。

  考古发掘历时近20年的四川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达州普光镇的进化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新出土一批典型的巴蜀符号数量众多,从战国早期延续至西汉。是四川地区巴蜀符号出土最多,且演变序列最完整的墓地。共清理墓葬75座,取得了重要收获。

  新发现8座出土龟甲的墓葬,随葬品数量多,墓葬等级较高。出土成套的占卜工具,说明采用龟甲占卜的风俗,在巴人上层社会较为流行。这与历史文献中“巴人尚巫”的传统相一致。还出土了一批典型的楚文化特征的礼器,同时出土了两件极有特色的腰带。

  巴人青铜时代所创造的丰富多元的物质文化,与这一时期巴与楚、蜀、秦频繁交流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揭示出战国早期以来,川东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

  桑达隆果墓地 现罕见金银面具

  田野考古历来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边疆考古,在人迹罕至的西藏阿里札达县,就有一处已经延用千年的古老墓地。 2017年首次发现,因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体现出独特考古学文化特征,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项目,予以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经过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札达县文物局四年的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桑达隆果墓地位于札达县城以北,象泉河北岸一级台地上,海拔3700米。墓地以桑达沟为界,分为东、西两区。按墓葬构筑方式可分为石丘墓和土洞墓两类。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木器、石器、草编器、纺织物、木俑等。木俑,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其形制与新疆吐鲁番一带墓葬出土木俑相同。此外,还出土了7件金、银面饰,形制与临近的曲踏墓地、古如甲墓地,以及在印度西北部的马拉里墓地,尼泊尔北部的桑宗墓地,出土的金、银面饰形制相同或相近。 墓地延用近千年,墓葬分布密集、打破关系复杂,多样的墓葬形制和大量的出土遗物,表明人群逐渐在此地大规模聚集,期间政治实体得以萌芽,生产力大幅度发展,同时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新疆、中原及西藏其他区域的交流,也在此也留下了痕迹。

  烽燧遗址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重要资料

  此次参评项目中,有多个来自国家文物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其中,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不仅是历史见证,也是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资料。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掘是新疆境内首次对烽燧遗址进行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烽燧地处荒漠无人区,夏季酷热干燥,冬季严寒刺骨。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自此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先后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进一步加强中央对西域的管辖,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在天山南北交通要道修筑城堡、关隘、烽燧等军事交通设施,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即是唐代“楼兰路”沿途修筑的军事预警设施。

  从初春至严冬,考古队累计发掘时间达10个月,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清理烽燧、房屋、灰堆等遗迹10处,经发掘,明确了烽燧遗址的年代、结构布局和构筑方式,出土各类文物1368件组,其中包括珍贵的纸文书、木简861件,是近年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所记录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如军事文书所涉及的“计会交牌”、“平安火”制度实物为国内首次发现。

  文学作品《韩朋赋》《游仙窟》等文书丰富了相关版本,勋告、书信、契约文书是还原唐代社会生活的鲜活素材,文书中还新发现了“通海镇”“掩耳守捉”“蘇累铺”等不同级别军事机构,及“楼兰路”“焉耆路”“麻泽贼路”等军事防御路线,填补了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下军镇防御体系历史文献的空白,证实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

  考古发掘揭开了深埋流沙1200多年的秘密,生动再现了唐代戍边将士军旅生活的场景,为深入研究唐代军政制度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不仅是历史见证,也是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资料。

责编:高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