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的磨玻璃结节到底是什么?是癌症么?
··
“大夫,公司体检拍片子,医生说我有个肺结节,我是不是得肺癌了呀?”
“大夫, 我们隔壁老王那个肺结节,之后查出来是肺癌,我这个会不会也是啊?”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拍摄精度的不断增高,以及体检普及率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时查出肺内结节。看到体检报告上“肺内结节”赫然几个大字,心里凉了半截,开始忧虑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其实,肺内结节≠肺癌。大家大可不必谈“肺结节”色变。接下来,我们一起系统的认识认识肺内结节。
什么是磨玻璃结节?
当肺内出现边界模糊或清楚的无一定形状的密度增高影,其内可见血管纹理及支气管壁时,称为磨玻璃影(GGO),因其样子像磨砂玻璃,按照磨玻璃影范围分为局灶性和弥漫性。
而以磨玻璃影(GGO)为主要特点的肺部结节就称为磨玻璃结节(GGN),磨玻璃样结节是在肺部 CT 薄层扫描上就可被发现的肺部病变。在临床上,根据结节的“透明度”状态,可以将磨玻璃结节分为以下几类:
单纯性磨玻璃结节:病灶呈现在医学影像学上比较均匀;
混合型磨玻璃结节:病灶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为“透明度不均”,有部分不透明;
实性型磨玻璃结节:病灶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的几乎不透明。
那怎样判断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来确定是不是早期肺癌呢?
一项来自中国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胸外科年鉴》。研究指出:结合大量临床病例的分析和国际上的多项研究认为,一些在影像学报告上表现为同样特征的磨玻璃影,可能是全然不同的肺癌亚型。
研究纳入了878例“磨玻璃结节型”浸润性肺腺癌临床病例,证实了“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在病理上除了可以对应贴壁亚型肺腺癌外,也可以是腺泡亚型、乳头亚型或其他亚型的腺癌,即使是在“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中,非贴壁亚型的肺腺癌比例也达到44.5%。
也就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可能为一种特殊的肺癌亚型,但此类肺癌预后良好。结节的良恶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磨玻璃结节的病理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浸润前或浸润性腺癌。良性病变结节接受治疗后大多可在短期内缩小、消散或长期不变,癌前病变结节适时合理地治疗也可以避免转变为恶性,癌性病变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判断良恶性的几个鉴别注意要点 1.大小结节的大小对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病灶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当玻璃结节的直径>10mm时,其恶性明显多于良性。
2.内部结构
含实性成分的磨玻璃结节是恶性率占93%,通常实性成分比例越高,则恶性可能性越大;并伴有空泡征和细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指病灶内出现<5mm的点状透亮影,通常位于病灶边缘或中央。24%~48%的肺癌都可见空泡征出现,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
3.形态与边缘
结节形态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较其他形状恶性可能性更大;并伴有分叶征和毛刺征。国外有研究报道,恶性磨玻璃结节出现分叶征的比例为63.6%,明显高于良性磨玻璃结节( 8.0%) ,并且分叶征是结节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4.邻近结构
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前者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病变组织向周围血管、支气管或小叶间隔浸润性生长,病灶周围纤维化, 牵拉临近血管向病灶集中形成的;后者是由于病灶内部纤维化、瘢痕收缩,通过肺的纤维间质牵拉游离的脏层胸膜,引起凹陷所致。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可以作为恶性征象的参考,在诊断早期肺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定期随访
体积增大、密度增高或出现实性成分。以上几点病理特征有助于鉴别结节是良性或是恶性。但良性和恶性特征有一些重叠,基于单一形态通常很难在第一时间就给出判断。因此,临床上随访是一项常用的策略。
那么磨玻璃结节的定期随访应该怎么做?
对于20 mm以下的纯磨玻璃结节,不需要手术,建议逐年随访;对于20 mm以上的纯磨玻璃结节,建议6个月内行低螺旋CT复查,随访中变大,也可以继续随访,只有> 20 mm的纯磨玻璃结节在随访中扩展,才可以考虑活检或手术。对于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以实性6mm和8mm为界,对于≤8mm的部分实性结节,第3个月,12个月,24个月跟随,此时1年-3年每年一次;对于> 8 mm的部分实性结节,第3个月复查CT,如果持续存在,可进一步检查(PET-CT,非手术活检或手术切除)。此外,临床工作中出现一些5mm-10mm的磨玻璃结节可以积极干预。
看了这么多,现在应该明白了吧,磨玻璃结节≠肺癌,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定期体检,遵从医嘱,就可以达到早发现在治疗,既不用过分担心,也不要不以为然,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