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评论丨沂蒙红嫂 薪火相传

··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

  这首反映战争年代沂蒙红嫂感人事迹的《沂蒙颂》,如今谱写着新篇章。我身后的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是国内迄今唯一一处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

  沂蒙之魂,大爱无疆。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在沂蒙山区这片热土上,可以说是“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王换于,用心抚养40多名革命后代;李桂芳,双肩扛战桥;祖秀莲,为战士熬鸡汤……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筹军粮,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红嫂,是民族精神的缩影;红嫂的故事,是一段永载史册的真情传奇。

  岁月沧桑,当年的“红嫂”都已故去,新“红嫂”已经接过她们手中的接力棒,红嫂精神在沂蒙薪火相传。

  “沂蒙精神不仅是千万临沂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作为沂蒙红嫂的后代,把她们的革命精神宣传、弘扬、传承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沂蒙老区人民共同的心愿!”于爱梅这样说。在她的家庭中,前有“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张淑贞办战时托儿所抚育革命后代,后有于爱梅、高洁宣讲传承沂蒙精神,一家五代跨越百年的沂蒙精神接力传承!

  巍巍沂蒙山,耸立着沂蒙儿女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的崇高情操。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早已深深融入老区人民的血脉中。

  策 划:徐传文 王 封

  撰 稿:邓梦娇

  主持人:刘元迪

  摄 像:黄孟娜 宋晓豪 颜承昊

  

责编:于琳琳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