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孝直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速乡村振兴步伐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意渐浓,孝直大地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排排、一片片大棚拔地而起,吹响孝直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号角;万亩良田育麦种,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孝直力量;农业龙头企业扎根孝直,将自身的发展与孝直融为一体……近年来,孝直镇大力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速乡村振兴步伐中,奏响了一曲满含希望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土豆地里结出高甜“网红瓜”

  作为新一届“网红”甜瓜,羊角蜜凭借甜而不腻、清新爽口的独特口感收获了大量瓜粉儿。今春,这样的“网红瓜”竟然出现在孝直镇,而且出生在“土豆地”里。去年7月份,他们与寿光一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发展大棚羊角蜜,并迅速将挖掘机等机械开进地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冬暖大棚建设。村党支部通过创办合作社,以入股的形式吸收部分社员土地50亩,投资150万元,建设了10个冬暖式大棚。经过他们的精心管理,羊角蜜喜获丰收,产品迅速发往新疆等地。

  春风送暖,在东白庄农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高档的冬暖式大棚。“原先,这片地种的都是马铃薯。去年,我们统一建成这种高标准的冬暖式大棚,发展起了羊角蜜。”

  村党支部书记陈宪峰说。东白庄村种植马铃薯、玉米、大白菜由来已久,群众靠蔬菜产业发家致富。为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让群众得到更大的收益。村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破传统的“三作三收”蔬菜生产模式,先后到青州、寿光等地参观考察,努力寻求适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子。

  去年7月份,他们与寿光一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发展大棚羊角蜜,并迅速将挖掘机等机械开进地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冬暖大棚建设。村党支部通过创办合作社,以入股的形式吸收部分社员土地50亩,投资150万元,建设了10个冬暖式大棚。经过他们的精心管理,羊角蜜喜获丰收,产品迅速发往新疆等地。

  机械加工专业村产出首批“洋柿子”

  济菏高速孝直出口北侧,十多个大棚映入眼帘,大棚里西红柿、马铃薯等生长旺盛,红红的西红柿更是惹人喜爱。“春节期间,西红柿就开始成熟上市,这是我们村多年来第一次收获西红柿。”

  上世纪90年代,孝直村里的齿轮厂、缸体厂、轴瓦厂等村办企业红红火火,产品销往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村办企业带动村集体收入达六七百万元,可以说是附近首屈一指的机械加工村专业村。“红红火火小30年”的村办企业进入了转型阵痛期,村里在积极吸引新项目盘活企业的同时,转变观念,在济南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平阴五队的积极对接下,把目光瞄上了村民瞧不上眼的蔬菜大棚。

  去年9月份,借助2019年市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契机,服务队帮助孝直村积极申报,并获得80万元扶持资金。他们又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06亩,建起了6个春暖式大棚、4个冬暖式大棚。“过去大家都没干过,想不到的事很多。对服务队来说,种大棚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服务队副队长蒋波说,村里特意从外面聘了一个常年种西红柿的技术员从事大棚的日常管理,开始一步步摸索着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春节期间,大棚里的西红柿开始陆续成熟,也引来了附近的群众前去采摘。这个昔日的机械加工村收到了农产品的第一桶金,也给他们重振雄风带来了新的希望。

  没有一分地 这个村却一年稳拿300万元

  来到和圣苑村后洼集体经济合作社大棚基地,一眼望去,大片的蔬菜大棚不见边际,在阳光下旭旭生辉。

  后洼是孝直镇的一个自然村,村里以蔬菜生产为主,优然牧业落地后,村里动员群众将2124. 31亩按每亩1100元的价格流转到企业。剩余的857. 78亩,全部由村党支部领办的昊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牧场同价托管。为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群众收入,专业合作社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好做法,走上发展设施农业的路子,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108个。

  为了保证生产质量,除了建棚利用专业队伍外,在种植上,他们从种子选取、肥料供应、播种以及后期管理和销售上都由合作社统一组织。“以前,我们种植马铃薯大多数都是在春节前后。改成大棚生产后,播种时间大大提前,再有十多天就能上市,亩产在5000斤左右,价格不会低于一块五,肯定要比普通种植的收益高。”村干部王金山满怀信心地说。

责编:魏俊怡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