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茌平区菜屯镇: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产业升级创收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邢永亮 吴晗 茌平报道
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茌平区菜屯镇菜屯新村田果果农业种植合作社,在林下赤松茸种植基地,看到这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赤松茸采摘、称重、分级、包装;烘干、出炉,党员干部齐上阵,带领合作社工人们在林间忙碌。大家精神抖擞,干劲十足,亦有两名附近群众慕名而来,体验休闲采摘。
菜屯镇副科级干部田维旺正在合作社里工作,他引导记者实地参观了种植基地,并详细介绍了赤松茸种植项目。
自去年9月,菜屯镇党委运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引进赤松茸种植。以新村为单位成立党委领办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全镇上下形成了360余亩的种植规模。凭借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可观的价格,赤松茸持续产出,给木业小镇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春天以来,在各村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的精心照料下,第一茬赤松茸已经成功上市。随着天气回暖,地温超过15℃,菜屯镇的360亩赤松茸种植基地日产量达到万斤以上,合作社的社员们每天一早就开始辛勤的劳动。
赤松茸的品级分为“一级菇”、“二级菇”和“次等菇”。“一级菇”、“二级菇”属于个头比较大,品相较好的菇,在市场上相当抢手;“次等菇”则是品相较差的菇,虽然营养价值与“一级菇”、“二级菇”一样,但每吨新鲜“次等菇”的销售价格通常不会超过2000元钱。
“我们的一级、二级菇根本不愁销路,甚至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市场都很广阔,但是三级、四级菇的营养价值并不低,却由于卖相不好就会在冷库被滞留。” 菜屯镇伦徐村党支部书记高振岗解释道。
今年入春以来,赤松茸产量大幅提升,加上部分“次品菇”销路不畅被滞留在冷库里,导致库容紧张,去年建的冷库明显不够用。
记者了解到,为响应上级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菜屯镇组织25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把实地摸排的村社发展、民生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等几大类群众“烦心事”纳入党史课堂。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其中“‘次等菇’如何升值”就是被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在充分考察市场的基础上,菜屯镇协助田果果农业种植合作社新上了烘干机,将经过清洗、切割、烘干和包装后的“次等菇”推上市场。鲜菇干菇齐上阵,着力解除产量过大带来的后顾之忧。
田维旺说:“最近正是我镇赤松茸大量出菇的时候,每天产量能达到万斤以上,冷库存菇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上了这套烘干设备后鲜菇难以存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目前,经过处理的“次等菇”每吨能多赚1500元左右,去年培育的360亩赤松茸一个月就卖了50多万元。今年,合作社扩大了培育规模,加装了烘干机,菇农收入更有保障,全年预计每亩效益在7000元左右。
在种植基地的烘干车间内,社员们正围着新上的烘干机,将分级出的“次等”赤松茸抓紧烘干、挑拣、打包。正在烘干机前忙活的合作社社员介绍:“去年,‘次等菇’占总产量的10%左右。这些‘次等菇’既卖不上好价,放在冷库里又影响‘一级菇’和‘二级菇’‘打冷’,一时成为我们的烦心事。但今年,这样的烦心事已迎刃而解。”
一直以来,菜屯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成立党支部领办木材加工合作社、新村党委领办赤松茸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创新乡村振兴之路,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为富民增收寻求新路子。党员干部以合作社为纽带,形成了党员干部与群众深度融合、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镇上下干事创业蔚然成风,经济社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菜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左中原介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们把学习党的历史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和木材加工户的产业优势相互结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村集体收入,提升村党支部为群众服务的能力;真正做到了经济发展,产业提升,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