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聚焦:威海“吴小蒿”们这样助力乡村振兴

··

“咱乡镇上像吴小蒿这样的女干部太多了!”4月14日晚上8点多,威海临港区汪疃镇党委宣传委员于晓娱刚从村里回到镇上,准备继续加班,“《经山历海》这个剧演得太真实了,我抽空在手机上看了不少集了。”

于晓娱今年34岁,2010年大学毕业后选调到汪疃镇,工作至今。

吴小蒿上班第一天,就把女儿点点忘在车里,差点发生意外。这个情节,触发了于晓娱诸多感慨。“在乡镇上工作,女人怀孕、生孩子,都不影响工作,带孩子更是没空。”

她到现在依然记得,自己刚上班的时候,一个女同事都快分娩了,还腆着大肚子爬到楼顶拍照片,“就是我们镇区概貌这张照片,我们一直用了很多年。”在她印象里,女同事几乎没有人休满产假,大多都是一边在家坐月子、奶孩子,一边干工作,镇上的工作实在太多了。“头顶千把锤,底下一根钉,”于晓娱说,“电视剧中贺丰收这句话说得太贴切了。”

于晓娱的女儿今年上二年级,一直由家里老人照顾,见妈妈的时间很少。去年三八妇女节,女儿所在的一个培训班,给每个孩子的妈妈都发了一张“最棒妈妈”奖状。女儿回来后,把“妈妈”两个字用黑笔涂掉,写上了“爸爸”,并且还在旁边画了一个笑脸、一颗破碎的心。“说起来是笑话,想起来很心酸。”于晓娱说,对女儿成长陪伴的缺失,让自己有时很内疚,好在女儿现在很独立,性格也很开朗活泼。

于晓娱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女儿涂改了的这张奖状。

叫停石屋村的房屋置换,为渔民建网销平台,开车追着刘建设从厂里到家里……吴小蒿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对这一点,于晓娱认为,乡镇要想好好发展,必须要有这么一批人敢想敢干、同心协力。

于晓娱参加工作第一年,汪疃镇党委就前瞻性提出“发展城郊休闲农业”这一思路。10年间,一任一任接着干,汪疃镇逐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精深加工、科研、观光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年吸引游客达20多万人次。

“只要需要,我们乡镇干部就得上。”汪疃镇年年举办葡萄文化旅游节,但一直缺少一首具有当地特色的歌曲。去年,镇里邀请艺术家采风,为汪疃镇量身定制了一首《这里是汪疃》。“可是谁来唱呢?谁来唱才能唱出汪疃的特色和对汪疃的深情?”从来没学过的声乐的于晓娱和同事王城杰,两个人大胆走进录音棚,自己演唱、录音、制作。

“长期在汪疃工作,对这里真很有感情。”于晓娱说。也可能因为如此,两个乡镇工作人员演唱的这首歌,成为葡萄文化旅游节上群众广场舞大赛选择最多的伴唱曲目。

在剧中,吴小蒿稳妥处理了海参销售事件后自言自语地说,“只要能做到,就不能让群众的满意缺斤少两。”于晓娱在现实中也有这样的感受。

去年,后白鹿村进行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打造,老百姓原来堆放在街上的柴草难住了政府和村委。“柴草这东西不值钱,可胶东地区都睡炕,老百姓家家都得烧炕。”于晓娱说,镇政府和村两委一起反复商量,从村北小河边划出二三亩地,让村民集中放柴草。“得考虑距离,考虑村民进出方便,考虑如何防火。”于晓娱说,“只有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才能让老百姓满意。”

选好地点后,乡村规划师还把村民集中堆放柴草的地方,四周安上了栅栏围墙,起了个颇有韵味的名字——“白鹿草堂” ,现在成了一个景点。

工作11年,于晓娱和同来的20多个大学生村官,从“小鲜肉”炼成锤不扁煮不烂的“金豌豆”,成了乡镇工作的中坚力量。

“这片土地生养了你,总要为这个土地做点什么。”于晓娱说:“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像吴小蒿一样,不负青春年华。”(来源:农村大众)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