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望者丨德州硬刻巧匠日刻千余字 11年“磨”一“茧”
··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双手打磨精品,在平凡中孕育伟大;他们立足于本职,默默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劳动之美,成为你我身边“最美丽的人”。正是这些劳动者,在德州大地的各个角落,用双手诠释职责,用肩膀撑起责任,用良心书写奉献,用汗水描绘人生。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近这些劳动者,用镜头和笔端去见证他们的故事,向他们致敬。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观博 德州报道
4月底的德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梁子黑陶文化园的硬刻工作室里沙沙作响。走进一看,只见一名年近七旬的老者正伏案雕刻,一笔一画,干得十分认真。
初见张务福,身材清瘦,气质儒雅,眉目中透出快乐和善的神情,小臂上清晰的肌肉线条和因硬刻黑陶而粘满墨尘的手指令记者记忆犹新。见到张务福时,他刚刚刻完一个笔筒,桌子上铺了满满一层陶土粉末,他一边用抹布抹去,一边笑着说道:“做我们这行,桌子上天天就是这个样子。”
临近“五一”,张务福的工作节奏并没有放慢或停滞,反而是略有紧张。在张务福的桌子上,一本未合上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格外引人注目。
作为一名有着45年党龄的老党员,建党百年的盛事令张务福格外兴奋。自2020年10月份开始,他就为迎接建党100周年精心策划献礼作品,计划将《中国共产党章程》刻在黑陶方鼎上。为了尽早完成作品,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熟读党章,聊到这儿,记者突然明白了那本《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作用。
张务福告诉记者,预计方鼎在假期结束后会出窑,而他需要在假期期间坚守岗位,对文字排版做着最终的定调工作。“前期定调很重要,一共多少行、一行多少字,都需要经过仔细测算,心里才能有底。全文上下一万七千字左右,需要将近二十天的时间。我‘五一’期间要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为自己的微雕留出充足的时间,争取6月1日前完成。”张务福坚定地说道。
从张务福的“手”下,出品了无数个精致作品,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硬刻手艺,其实是“半路出家”,正是凭借着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成为一名拥有特殊技艺的“劳动者”。
从小热爱书法的张务福,几十年间遍临历代名家名帖,书法造诣精湛,尤其擅长魏碑。2008年,当时已经退休的张务福,源于对书法的热爱,在56岁的年纪来到德州。2010年在梁子黑陶从学徒做起,开始钻研黑陶硬刻技艺。
初学之时,他一点点从最基础的刀功开始,直到能够熟练驾驭各式各样的雕刻技法,“没有任何窍门,一点一滴地学习,下苦功夫。”谈到自己的初学经历,张务福语重心长地说道。
在张务福的刻刀下,毫厘之间隐藏着大千世界。一把小小的刻刀,就能一气呵成地刻下一排排不足1毫米的小字。在张务福看来,微雕创作空间极小,下刀时肉眼看不见,追求的是“神刻意雕”的境界,就是要凭意念,把力量、感觉都集中到刀口,做到意到、力到、气到,舒展自如,游刃有余,不用看就可以写、可以画,刀随意转,丝毫不差,对于这个境界,他形象地称之为“初窥门径”。
《新时代黑陶鼎》是张务福最得意的作品之一,黑陶鼎好看但难做,要将三万多字雕刻在上面并非一件易事。张务福说,“难的并不是技法,考验的其实是细心和耐心,刻坏一个字,或者一个字刻得不理想,根本无法抹掉重来或进行修改,整件作品就必须重刻。也许我岁数大,就有这样一个好处,比年轻的手艺人,更能坐得住。”
这11年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务福的刻刀换了一把又一把,但换不掉的是手上的那颗老茧。在张务福雕刻间隙,记者发现了那颗中间稍稍凹陷的黄豆粒般的茧子。“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些瓷器上刻字,大的有4厘米,小的不足1毫米,一天平均能刻千余字。”张务福指着地上的瓷器说道,说罢,他便又埋头投入到自己“手下的世界”中。
每当做完一件作品,张务福的心里就有一种特别欢喜的感觉,这份工作带给他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充实,更是整个精神世界的归宿和寄托。如今,凭借自己深厚的书法功底,以及对书法文化的热忱,张务福的微雕作品已然有了大家风范,笔锋老辣苍厚、潇洒自如,章法浑然天成,有着极高的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