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天上的村落——牛记庵寻访记

··

辛丑牛年新春,淄博市的朋友推荐我们到牛记庵一游。

放眼全国,与牛有关联的景区就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安徽省黟县牛形村落——宏村;有以“雄、奇、险”著称,山岳风光秀美绮丽,自古就有“西黄山”美誉的“牯牛降”;以及打造牛耕部落,传承农耕文明的旅游乡村——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洋洞村等;在我们济南也有一个承载几代人记忆的有响亮名字的济南动物园,其原名为金牛公园。而朋友推荐的牛记庵古村,和上述的景区都不同,它最主要的特征是天上的村落,而且充满神奇与灵异。这使我们感到十分的惊奇和无限向往。

春节过后,我们全家自驾踏上了牛记庵的寻访之路。沿济青高速公路东行,两个小时的车程就抵达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的南部山区。车过大峪口。一条水泥路蜿蜒而入,渐行渐深。缓坡上行即见一座刻有“牛记庵村”的牌坊矗立于路中,牌坊的右侧还有一座红色字的“国家级古村落”的雕刻。这是入村的标志,又是进山的第一处景点。我们的牛记庵古村落的寻访,就从这里拉开了帷幕。

自然天成的画卷,世外桃源的仙境

进入村口,天地豁然开朗,三面青山一面开,别有风韵在眼前。举目可见接待楼西侧的石壁上刻有“紫气东来”四个红色醒目的大字。这寓意着吉祥和平安、喜事连连。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村,在立村之时就有牛字;清洪升《长生殿》中也记有“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舞前降”。而在楼南正修建了一个人工水池,是一泓碧水,它承接的是山上的神水泉水,说它是“瑶池”也是恰如其分的。在这山下的小广场中央还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慈祥、慈善的三面观音白色大理石塑像,福佑一方平安。这一景观恰到好处的赋予了这山村浓郁祥和的文化气息,使这一涅槃重生的古村注入了勃勃生机。

我们沿着崎岖的整修过的石彻登山小路,拾级而上,眼前是澄澈如流的蓝天,舒卷的白云。在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带有北方民居特色的石屋农舍依山就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融入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石垒的城墙在山顶蜿蜒如飞,潺潺泉水从60米悬崖处,如同闪耀的银练顺流而下,绕户而流,所到之处绿树青葱,鸟语花香。古朴的青石板路如同丝带飘舞山间,青砖红瓦的村舍隐没在林间,又端立白云深处。这犹如一幅悬挂在天幕上的自然山水画卷。这画卷是浑然天成,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就像那绝色美女,不施粉黛,素面朴实。这幅美丽的画卷美不胜收,美得让您窒息,美得让您心动,美得让您留连忘返。置身于此,如置身于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在这里,有一种独特的安详的气息,仿佛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淡然而立,面对岁月沧桑,波澜不惊;在这里有从泥土 散发出来的芳香和来自岁月深处的静谧力量;在这里可以放飞被四角的天空拖曳的心灵,轻松释解所有的负累,扬帆起程。

壮丽神奇的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是一片神奇的乐土,它的山山水水都流淌着神韵,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乡村气息。

大山深处,一步一景,峰回路转,别有洞天。登上陡峭的台阶后,一个形如牛角的大溶洞,映入眼帘。相传,有一老道让一老农种西瓜。要在九九八十一天成熟之时,用其砸牛,老牛就会变成金牛。但老农八十天就将西瓜摘下砸牛,结果只砸下牛头,牛角滚落于此一半是金,一半是木。形成其洞,远看形似牛角,人们称之为“牛角溶窟”。洞长120米,深20米,高12米。是石灰岩溶窟。夏季,山泉流水,飞流而下,形成一道靓丽的水帘洞景观,堪比连云港花果山中的水帘洞;而冬季严寒,流瀑结成冰凌柱,悬挂在窟口,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美哉壮丽。洞内冬暖夏凉,是防寒避暑的好地方。相传竹林七贤曾汇聚于此,或弈棋抚琴,或执杯引歌,极尽欢乐。另外《王氏族谱》记载,四百年前,一代诗人,文学家王渔洋先生被朝廷罢官后,曾来此居住,当时叫大石屋。后来成为村民存放秸秆和推磨之地。

牛角洞窟内空间宽阔,是一个天然大礼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村民曾在此扎台唱戏。村民中的男女老少大多都能登台演唱几段,村外的数百名村民常来此看戏。当时,该村成立的五音剧团能上演百余个剧目,演出的剧目上演一个多月不重样。成为淄博地区小有名气的“五音戏”村。他们为五音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牛记庵虽居深山,但文艺生活活跃,他们“像春天遍地的野花,生机灼灼,异彩绽放”。这真是“偏居深山虽地僻,人居桃源有戏音”。

历史似乎从来不会遗忘任何一个角落,哪怕这个角落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牛记庵村就有一个世界上最小的溶洞。这是一个在悬崖下不足半米宽的斜洞,你只有谦逊的把身子伏下,才会惊讶地发现:这洞里藏着宝贝,那立着、卧着或垂下的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景观,让您大开眼界。据景区的崔副总介绍:这溶洞虽小但能进去,抗日战争时期,因地势险要,外面人进不来,部队上很多伤员曾在此养过伤。牛记庵的人也几乎全是抗日英雄。

神泉与神庙同在,灵性与禅意共存

神奇的山川,必有神奇的故事。牛记庵也是如此。

据传,清顺治年间,京城一牛姓官员,因受文字狱的牵连,遭满门抄斩。家中只有女儿一人逃出,来到这大山深处。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在这深山老林中昏睡醒来,见此地泉水潺潺,植被茂盛,身边还有山泉相伴,顿悟是菩萨引领。于是,决意在此削发为尼,垒石筑庵,出家修行。姑娘在此潜心修佛,不少村民前来敬香朝拜,香火日渐兴旺。日久天长,吸引了许多老百姓搬来居住,繁衍生息,因而形成村落。因佛庵坐落于牛形大山之中,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牛记庵”,这就是“牛记庵村”的来由。

足踏牛记庵古村,在北面半山腰还真有一处庵院,一个四合小院,门柱联刻着:“心识园明十方界,性修功德一时园”的鎏金漆字。它不显山露水,躲在大山深处。但又气势庄严,画栋雕梁,禅意浓浓。我们走进漆着红色的山门,迎面可见一座可敬可亲的“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弥勒佛。人们都喜欢他,是因为他的笑口常开与万事随缘。这是佛家修行的一大境界,也是我们养心明性的重要启迪。让我们认清人生的真谛。庵院正中的殿中供奉的是端庄肃穆的释迦牟尼塑像,而北殿供奉着碧霞元君的神位。院落虽小,但庵院的布局,山门、正殿、配殿都很规整,无可挑剔而且非常肃静。站在这个小小的庵院中,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与儒教文化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说儒、释、道三教合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庵院上侧,则是牛记庵三处神奇之一的牛心石。它是挂在山壁上,高8米,宽4米。其形如心,无论远观还是近看神秘的心室与跳动的心房,都清晰逼真,维妙维俏,让人倍感神奇灵异。它是牛记庵村的命脉和灵魂,牛心石的上方有一佛龛,下面有袅袅香火,供奉着神牛。这是园内罕见的胜景奇观,让人感动不已。牛心石的右上方有鲜艳夺目的“天上村落”四个大字,成为牛记庵村的点睛之笔。

在牛心石的南侧有个山泉,人称神牛泉。它是从山崖石缝隙中淅沥而出,流水潺潺,从未停息,传说因泉水饮育过神牛,百姓称之为“神牛泉”。泉水甘甜清澈,护佑着全村的生灵。让人感叹的是水池中有几条约几千斤重的石柱,这是牛记庵先辈从三里外的南岭老山开凿出来并从悬崖峭壁中艰难运来。这段战天斗地的光荣历史和壮举使我们深感牛记庵人的惊人的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确实值得可歌可泣,永载史册。

神泉水、牛心石、牛记庵相依相伴,凝大地之灵气,聚日月之光辉。

奇特的民居建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建筑大师辛克丁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建筑是会说话的”。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是融合了当地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并结合人类智慧的产物。牛记庵村的民居建筑也是如此。这里的个性特点非常鲜明,从村落的建筑布局到房屋个体选址、型制和风格,都明显不同于平原及江南其他各地,渗透在村落和房屋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和乡民淳厚朴实的性格以及青山绿水长年陶冶出来的对自然的亲和感。

牛记庵村始建于清代中朝,是一个有着400余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牛记庵村的一百多户村居,分散掩隐在山间绿树丛林之中。所有的房屋都依山而建,而且,也别具风格,不同住户,有不同的房型。各有特点,各有韵味。

由于山上地域狭窄,房屋建筑要紧凑和谐。有一处四合院内的进门处,两墙间过身狭窄,建房人特意把两屋相近的屋角砌成切面。这样有利于笨重的物件出入方便。当地将这种进门建造模式称为“与天斗、与地斗,不与人斗”。这种建筑模式奇妙的构思,隐含着儒家学说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治世之道和景区在修复时,还保存了这个形状,它使我们产生了一些丰富的联想。

孙家大院和王家奇院就是牛记庵奇特民居建筑的典范。始建于清朝中期的孙家大院,坐落在“牛角溶窟”的上方,依山借崖,凿石而建。是二层楼四合院,楼体全用石块砌成。黑瓦挂顶,设有正堂、下堂、左右厢房,楼上楼下皆建有耳屋廊房,都与正屋相通。主楼内设木质楼梯,东楼和南楼,皆从楼外筑石梯而上,整个宅院布局快捷方便、科学合理、充分体现出主人的才智,尤为可贵的是,宅院多处设有机关和暗道,北面的悬崖上还保留地道口,内设软梯,通过这个地道口,可放下软梯出行,的确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据说,孙氏家族原是博山县城的印染大亨,家境殷实富裕,为躲避战乱,隐居于此。现在的孙家大院虽已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但从遗留的部分建筑墙体,还可以看出当年孙家大院的气派宏大,真不愧为当地建筑一绝。尤其是从那残垣断壁中溢发出的人文精神的壮美以及与自然环境顽强抗争、倔强不屈的意志,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

在孙家大院的南侧有一个很气派的民宅——王家奇院。现已成为牛记庵书画院。从院内看,是个普通的民宅,但从村中仰望,它是悬挂在山崖峭壁上的二层楼房。西屋、北屋都建有地下室,院内有进入地下室的通道。宅院还建有防御工事,在石墙中还建有存放金银财宝的秘密空间,整个宅院石头发碹,非常牢固。

孙家大院和王家奇宅是北方古代民居的杰出代表,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也是刚毅倔强、坚韧不拔的牛记庵精神的具体体现。

全村原一百多处民居,如今有近50处得到修复保护,现已建成了高端民宿,也有的改为书画院,周易院、民俗文化院等。淄博紫云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2013年起,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 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成中高端集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会议、种植及养殖为一体的农业休闲综合体,成为国家三A级景区,国家级传统村落。书写了新时代山村“蝶变”的故事,为城市浪潮中,重新思考并践行新的乡村建设和回归故乡,留住乡愁、记住乡俗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淄川西部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探出一条新路。古老的牛记庵传统村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凤凰涅槃,华丽转身,孕育着新的希望。

牛记庵村虽小,但应该看的景点却很多。好茶是要慢慢品味的,好书是要慢慢体会的。古韵依存的牛记庵,亦是如此。但步履匆匆,不觉游览已近两个小时,夕阳西下,在斜阳余辉里,我们满怀依恋不舍之情,沿山间小径,蜿蜒曲折的台阶有山泉溪水的低吟陪伴,缓步下山。

在山下小广场的接待楼里,巧遇景区的负责人孙磊同志,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牛记庵村的特色,修复开发取得的辉煌业绩以及古村今后的发展前景和规划,从他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他对事业的执着地追求和坚定,从他的讲述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古村的神奇魅力,也欣喜地看到了牛记庵村的锦绣前程和光辉的未来。

离别牛记庵村,我忽然忆起我的大学同学郭黎明先生曾在《三上牛记庵》一文中所写的“而今,有识有志之士又重塑古村,使之成为昆仑乃至鲁中地区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这本身不就是一曲感天动地的美丽诗篇?”

是的,天上的村落牛记庵,在我们的心中,她确实是一幅永远欣赏不完的绝妙画卷;是一首永远震撼心弦的战歌;是一首永远诵不尽的隽永诗篇。

张昭琏写于辛丑牛年二月二十二日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