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在山东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减垄增地”模式小田垄“藏”九千万斤大粮仓

··

大众日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纪宗玉 赵卓

  立夏时节,在肥城大汶河畔的汶阳田里,油亮油亮的小麦成方连片,如绿色的海洋铺展眼前。地头上,肥城汶香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麦种植基地负责人杨国柱一边察看小麦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这200来亩地去垄后能增加20亩的种植面积”。

  田垄作为传统种植模式的技术手段,主要作用是田地分界、引水浇地。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田灌溉设施提升,田垄的作用弱化,减垄或去垄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增效。

  今年肥城积极推广实施“减垄增地”模式,在深入调研、精准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肥城市推行“减垄增地”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实施方案》,出台扶持政策,示范推广,在全省率先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肥城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具有粮食生产基础好、集约化经营程度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等有利条件,这为“减垄增地”奠定了基础。今年,肥城将在安驾庄、汶阳、边院、孙伯等镇先行开展2万亩大田无垄种植模式示范试点,择优遴选50亩以上(含50亩)成方连片种植的粮食规模种植户作为实施主体,对应用微喷带、立杆式喷灌、地埋式喷灌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开展大田无垄种植的实施主体进行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

  “我们按照先验后补原则,每亩补贴不超过亩平均投资额度的50%,每亩最高补贴不超过200元。”肥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梅说,他们还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推出喷灌节水设备购置惠农贷产品,在实施主体承担不低于投资30%的基础上,提供10万—300万元贷款,享受政府惠农贷补贴。

  “以成方连片50亩算的话,我们通过减垄增地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约10%、约5亩,一亩地按2000斤的产量算,能增产约10000斤。”种粮“老把式”、地龙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汪西军把“减垄增地”的效益账算得门儿清。

  为打造汶阳田这一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肥城鼓励本土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参与“减垄增地”,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规模化发展粮食种植基地。“我们与150多个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了10万亩的优质小麦基地,为其提供良种、肥料补贴。”山东富世康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冉德成说。

  如今,“减垄增地”在肥城进行得如火如荼,当地建立了粮食生产服务平台,进驻专业服务组织117家。肥城以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汶阳田农高区为农服务中心为引领,构建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整村托管方式,为农户提供耕地、播种、浇地、施肥、收割一条龙精准配餐,为大面积实施“减垄增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初步测算,“减垄增地”全面施行后,肥城45万亩粮田可增加4.5万亩有效种植面积,按可增产9000万斤算,可增收10800万元。

责编:高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