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时评丨电瓶车电梯内爆燃,谁的责任?

··

  时敢当

  电瓶车引发火灾是消防顽疾之一。5月10日,成都一小区有业主将电瓶车推进电梯,随后电瓶车发生爆燃。3秒内火焰吞噬了整个电梯间,造成包括一名5个月大婴儿在内的多人受伤。

  乱停乱放、楼道充电、飞线充电……电瓶车管理的难题具有普遍性,这也是电梯内监控画面引发广泛关注和共鸣的原因。此次狭小空间内的爆燃,再次戳中了人们对安全的担忧。

  2018年5月,国务院安委办表示,要下功夫解决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等问题,并要求在生产领域严把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关,严格落实电器线路规范敷设、充电过载保护、材质防火阻燃等要求,提升电动自行车本质安全水平。从这次事故来看,是电瓶车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是车主改装的问题,仍需查证,但电瓶车“进楼入户”的老问题无疑脱不了干系。

  近年来,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小区和地方都在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推进电瓶车充电集中管理。一方面,或者通过地方立法明晰业主、物业和城管部门的相关责任,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如在电梯内安装智能化梯控等,阻止电瓶车上楼;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规划、安装充电桩等方式,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部分小区通过多管齐下,实现了集中管理。

  但还有很多地方和小区,远未解决问题。有的小区只禁止了电瓶车“进楼入户”,但没有配套停车场所和充电设施,禁令形同虚设;有的小区配备设施不足,或者设施位置偏远,或者建在地下车库仍需乘坐电梯,沦为形式主义;还有的是业主不愿花钱,或者不愿改变习惯,有令不行……通过对这次事故解剖麻雀,明确车的问题,业主的问题,所在小区设施和管理的问题,将对整个电瓶车管理现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这次惨烈的事故,再次敦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问题解决。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必须让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成为标配;已经建成的小区,通过合理规划、建设敞开式车棚等,满足停放和充电需求;物业加强管理,对违规业主由相关部门加重处罚等方式,倒逼部分业主改变习惯。当然,也必须从源头上把牢电瓶车的质量关。电瓶车使用率高,如果不加以规范,就是公众身边的“不定时炸弹”。清除“炸弹”隐患,不能再等了。

  

责编:马婉莹
审签:张 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