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疆教师王树昭:回家后坚持给孩子们邮寄书籍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效谨 李庆波 郓城报道

  2018年5月,时任郓城县玉皇庙镇祝桥小学校长的王树昭,毅然决然地报名“国家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在援疆工作期间,王树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来自全国各地的援疆教师探讨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所任教学科在当地学校中成绩优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援疆诺言。

  王树昭先后被山东省对口援疆工作指挥部评为“‘万名教师支教’工作先进个人”和“2018-2020年度山东优秀援疆人才”,被泰安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评为“2018-2019年度优秀万名支教教师”,被岳普湖县人民政府评为“岳普湖县优秀援疆教师”等荣誉称号。

  背起行囊远赴新疆,在奉献中书写人生华章

  在出发前,王树昭便已经在网上做足了“功课”,搜索学习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力争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中去。据了解,王树昭参加援疆工作时,他的孩子正值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高考,离高考仅有1个多月的时间,他的妻子为此对他的援疆工作并不赞成,最后王树昭努力说服自己妻子,踏上了援疆之路。

  “虽然我的妻子当时反对我去援疆,但是当我去了以后,她从未和我谈及家里的琐事,除了嘘寒问暖之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也让我放下心中的顾虑,专心参加援疆工作。”王树昭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选择援疆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最好的一种方式,如果国家需要,他还会义不容辞地再次前往。

在奉献中书写人生华章

  在王树昭看来,“敲”开学生的心门是他教育教学工作开始的第一步。王树昭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们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经常会有学生借着“问问题”的名义与自己聊天,听他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然后再讲给其他同学听。在那之后,闲暇之余的王树昭就成了孩子们的“故事书”,他将家乡的传统习俗、生活趣事、风景照片等分享给孩子,同样,孩子们也会给王树昭讲一些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在欢声笑语中,王树昭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功地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留在当地,王树昭主动加入“青蓝工程”,承担起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重任。他利用自己课余时间总结经验,主动与青年教师交流心得体会、传授经验,为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进步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书香寄情暖意浓,做两地协作发展的“桥梁”

  援疆期间发生了很多让王树昭感动的事情,除了家中的妻儿嘘寒问暖,学校领导关怀备至,本地教师也总是会把好的办公用品、美味的食物留给援疆教师,这就像他们“舍己为人”的“习惯”。“‘你们是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帮助我们的客人,我们理应如此,请你们不要推辞。’这句话我听过无数遍,正是因为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身处异乡的我从来都没产生过自己是‘异客’的感觉。”王树昭说。

书香寄情暖意浓

  2020年7月,王树昭援疆结束,回到家乡的他仍然放不下远在岳普湖县的孩子们,因担心孩子们不能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次联系新教师询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邮寄阅读书籍是王树昭离别前对孩子们的承诺。王树昭根据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水平,精心挑选了一些爱国、励志、名人传记、科学探索等书籍邮寄到岳普湖县。玉皇庙镇中心校领导和老师听说这件事后,也加入到了邮寄阅读书籍的“队伍”中,纷纷拿出部分工资支持王树昭。书籍寄托着他们对边疆孩子的关怀和希望,收到书籍的孩子们欣喜万分,纷纷通过父母给王树昭留言,表示他们定不负老师教诲,认真阅读,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郓城县玉皇庙镇中心校校长孙学全说:“我们多次组织辖区教师座谈,共同学习探讨王树昭带回的大量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提升玉皇庙镇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学校将继续发挥王树昭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岳普湖县的合作交流,做到互相取长补短,齐发展,共进步。”

责编:梁永琪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