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农业产业链金融属性 德州武城“四个+”工程激活农业价值链助力乡村振兴

··

  粮食可以像银行存钱一样选择“活期型、定期型、入股型”等存储方式,农户凭存粮凭证可在粮食商行指定的银行网点支取现金,也可到粮食商行网点兑换种子、化肥等农资,或者用于支付农机费用……这是武城县围绕财政金融融合,打造了集耕种收管、信贷担保于一体的“粮食商行”模式。该做法在粮食耕种、收储、售卖阶段赋予粮食金融属性,与传统农户自行存储粮食需要承担仓储费用和粮食损耗相比,将粮食产业链条上端的增值效益直接让利农户,不仅让农户省下一笔支付费用,还让粮食在仓储中保值增值。

  作为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县,武城县把试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实施推进“产权+”“保险+”“担保+”“服务+”的“四个+”工程,运用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加快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我们通过试点工作开展,打好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组合拳,实现了‘财政小投入、撬动大资本’的效果。”武城县委书记张磊说,武城县财政投入试点资金527万元,撬动金融及社会资本6351万元,保障农民收益4.5亿元。

  “‘粮食商行’是我们推动试点工作创新开展的具体实践,”武城县财政局局长王洪胜介绍,通过推行“收入保险+基差收购+基金信贷+社会化服务”的模式,既从根本上降低了农户自己存粮产生的价值损耗,规避粮食价格变动的风险,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粮食收储企业粮源供应不足和采购粮食资金短缺的问题,又在实现农户粮食保值增值的同时,促进了粮食市场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武城县众祥粮食商行是武城县率先实行该模式的机构之一,该商行是一家覆盖粮食耕种收服务、农资投入、植保灌溉、烘干仓储、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粮食商行,拥有烘干车间3000平,烘干设备31台套,年烘干加工能力60万吨。对于“粮食商行”的作用,商行负责人耿兆江说,“成为‘粮食商行’会员,农户不再有储粮难、卖粮难的问题,用‘粮食存折’购买农资,我们给予市场最低价,大大节省了成本。粮食存到这里,也增加了我们的流动资金,可使我们托管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金融下乡的重要瓶颈之一。为了让农户更快捷、更方便的熟悉上级惠农政策,了解银行的金融产品并获得资金支持,武城县运用大数据思维,投入40万元建立了“政策+资金+服务”的“政融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以政策惠农、资金助农、服务帮农为建设原则,线上线下深度对接融合、金融产品和融资需求高效匹配,农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平台上选择不同的金融产品并办理贷款业务。“政融通”平台的运行,畅通了融资渠道,实现了贷款“网上办”、“掌上办”,打通了农户贷款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自2020年12月份上线以来,该平台共发布了7家银行的39款产品,收集并发布政策1600余条,发放贷款150余万元。

  为进一步鼓励粮食商行做大做强,解决粮食收购企业融资难题,武城县出台了《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实施细则》,并牵头县粮食安全保障中心、农发行武城支行三方共同成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基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互利共赢、风险共担”原则组建,县财政与粮食收购企业按照2:8比例承担,县财政出资100万元,企业出资400万元,为粮食收购企业融资增信。农发行按照基金扩大十倍的授信额度向认定的粮食企业进行专项授信,贷款利率执行优惠利率。目前,农发行武城县支行已向粮食商行和其他收粮企业放款4000万元,支持收储小麦2300万公斤,收储玉米2500万公斤。

  通过积极打造“粮食商行”,实施“保险+期货”收入保险业务,设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搭建“政融通”平台,武城县借助财政杠杆和金融资源,为涉农产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探索出了财政金融融合支持乡村振兴的“武城模式”。“我们坚持试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将试点工作与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康养旅游综合体和现代农业产业链联合体‘三大项目’有机融合。”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恩鹤介绍,特别是围绕辣椒特色产业,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成功争创省级农业特色产业园,全力打造国家级辣椒产业基地。目前,山东省辣椒协会在我县落地挂牌,全省第一支辣椒价格指数——中国·武城英潮辣椒价格指数成功在国家价格监测中心发布上线,成为全国辣椒价格的“风向标”“晴雨表”。(通讯员 吴华 )

责编:贾春新
审签:赫 洋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