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博物馆日 | 六千史遗址,沽水产芝文脉长
··
“一幢村史馆、两座进士府、三氏产芝村、四杈老古槐、五子登科杨、六千史遗址、七载新农路、八方宾客至、九月桂花开、十处非遗家,浓缩百年农村史,尽彰千年农文化,书我中华万世兴。”历史是一个地方的根源,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博物馆里的旧物件见证和承载了时代的变迁。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走进莱西市产芝村博物馆,从老物件里感受这个古老村落淳朴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产芝,古称山芝,是大沽河中游一个古老村庄。她拥有一处6000年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堪称莱西历史的源头。她也是一个集千百年儒释道文化于一身,多姓氏并举纳贤、庄园经济发达、水资源丰富的聚落形态于一体的农业文明村庄。从6000年前刀耕火种的洪荒年代,到明洪武建村前的漫长历史岁月中,一直都有人类活动行踪。
建成于2017年的莱西市产芝村博物馆,收藏、展示有一千多件藏品,从原始文化、宗教文化、庄园与科举、民俗工艺四个板块进行了分类,以通史的形式前后贯穿,生动展示着产芝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古村拥有六千年原始文化遗存
1982年,莱西市文物普查队调查发现,产芝古文化遗址位于产芝村东北角的高岗上,风水谷为其原始壕沟作天然屏障。遗址东临悬崖和大沽河河套,遗址有灰坑和房屋基址;器物有陶鼎、陶支脚、陶罐、陶钵等;石器有石刀、石斧、石磨棒器物出土。器物均为手制,夹砂,加滑石和云母的红褐陶,器物标本均存莱西市博物馆。
该遗址的文化面貌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在胶东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试掘、挖掘中发现的一样;且经考古地层学、器物形态学以及碳十四测定,大致年代距今6500-7000年,属胶东地区最早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之一。至今,在遗址周围尚能见到实物标本。
产芝遗址的发现,证明产芝一带在远古时期水源充足、土质肥沃、自然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先民们用勤劳朴实的双手一代又一代地开发着产芝大地,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农耕文明和庄园经济孕育独特民俗
产芝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庄园经济,更有着与之相应的乡土民情。据民间相传,产芝潭神湾为山东72潭之一,远近闻名,迹象表明产芝一带的宗教文化门类较多,且十分兴盛,也曾对活跃产芝一带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产芝的民间习俗包括:四时节俗、衣食住行俗、婚丧嫁娶俗、生育礼俗游艺习俗,与周围地带大同小异,无足奇之处,但是当你深入产芝民间,就会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民俗事象和艺术表现形式。
产芝人长期居住在大沽河旁,与河水打交道多,所以古时家家户户都在屋檐下挂几个大匏瓜(瓢葫芦),每年雨季到河边捕鱼捞虾时随身佩戴,有吉祥护身和救生作用。
产芝村在民间祭祀与信仰方面也有其特色,除每年春节设拜祖外,还有祭千年老龙槐的现象。相传村里的这株老龙槐灵性很大,村里的人经常在树上挂红,以示祛灾避邪,老龙槐成了人们心中神灵的化身。
产芝的民风古朴,工艺文化多样,以泥塑、面塑、布艺、草(柳)编、剪纸、印画等工艺为其特征;秧歌旱船、吕剧为其娱乐形式,是朴实无华的生活文化与生活艺术的生动写照。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