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

··

  名称: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殿试卷

  时代: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尺寸:通高47.6、每折宽14.1厘米

  质地:纸

  来源:1983年青州郑母镇赵秉忠第十三代孙赵焕彬捐献

  收藏单位:青州市博物馆

  文字描述:

  总共二十四折,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及其上三代的简历,按规定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四折。首折上方钤有篆书“礼部之印”四字方印,末折骑缝处亦钤此印二分之一。这一部分是被弥封的,封条上盖有“弥封关防”的长印。后一部分是正文,正文为十五折册页,每折六行,全文共2460字,用工整小楷写成,试卷首页右上角顶天头有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下钤楷书“弥封关防”四字长方印。最后卷尾印有“印卷官礼部仪制清吏司署朗中事主事臣朱敬循”大字一行。试卷系三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系全绫装裱。

  赵秉忠在殿试卷中用中肯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针对时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议,反映了他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赵秉忠用对“实政”和“实心”的论述回答了皇帝的策问。对“实政”,赵秉忠提出了要“立纪纲,饬法度”,对“实心”,则提出了要“振怠情,励精明”。还给皇帝指明了用“实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应我,实心以图政,而政不致情窳而不举。”正由于赵秉忠这一番披肝沥胆的策对,使皇帝龙颜大悦,朱笔钦定“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共出状元近八百名。由于改朝换代,战火连绵以及外国侵略,存于宫中的明代及明代以前状元卷都已佚失。殿试卷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为研究我国的科举制度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状元卷系宫廷机要档案,携出宫廷是要灭门九族的,而赵秉忠这份殿试卷是如何历尽沧桑流传至赵的后人,成为世间之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青州市文物管理所老所长魏振圣同志先后二十余次的走访,终于将殿试卷征集入馆收藏。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王以坤和冯华两位老专家鉴定,殿试卷的纸张、绫子、文字、图章等都是明代原物,海内外孤本,弥足珍贵。

责编:焦雪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