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光 | “山东爆破大王”马立训
··
“攻城方法望采用山东部队所使用的‘爆破攻坚’战法,既迅速,伤亡又小,又节省炮弹炸药……你们可注意采用。”
1948年6月,华北野战军攻打太原时,毛泽东主席给战役总指挥徐向前发去指导作战的电报。其中提到的“爆破攻坚”是战斗在淄博地区的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二团首创,副团长王凤麟和淄博籍战士马立训、刘厥兰等发明推广的。
马立训,1940年4月参加八路军并被编入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三营第12连,历经数十次战斗,功绩卓著,1944年7月被山东军区授予“特等战斗英雄”“山东爆破大王”光荣称号。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马立训,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于家庄一个贫苦的矿工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长年劳累,在当时叫作“大荒地”的洪山煤矿做工,受尽了中日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和剥削。马立训12岁那年,年迈的祖父活活惨死在资本家的皮鞭下。不久,他的父亲又因坑下“冒顶”死在煤窑里。为了糊口,年幼的马立训泣血饮泪,来到吞噬人命的煤窑里做苦工,在这里他接触了炸药。不久,马立训又被国民党军抓去当兵。1940年1月,马立训所在的国民党顽军在博山小田庄一带被八路军山东纵队消灭。马立训被解放入伍,编入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三营十二连,跟着营长王凤麟学习工兵爆破技术。在学习和战斗中他坚定了共产主义革命理想,他勇毅地说:“我要一直跟着王凤麟营长打鬼子!”
1943年春,部队奉命开辟鲁南根据地。当时,鲁南环境艰苦复杂。在攻克南大顶、孙徐、石家楼等据点的战斗中,马立训总是手提炸药包,冲在最前头,摧毁敌人道道鹿砦和许多碉堡。在攻打号称“铜墙铁壁”的孙徐战斗中,他首先用炸药炸开一个突破口,保证了部队的顺利突击。他又接连爆破了敌人四个碉堡,歼灭了60名伪军。马立训在实战中,勇敢机智,刻苦钻研,不断改进爆破技术,出色地完成爆破任务,被领导和同志们称为“开路先锋”。1944年5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5月,在攻打山东平邑县庞庄日军据点战斗中,马立训炸开第一道障碍后,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动炸开据点门楼,部队得以迅速通过突破口向纵深前进。同年7月,他出席山东军区英雄模范大会,被评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特等战斗英雄”。1945年3月,在沙沟崖战斗中,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构筑的炮楼在斜坡上,难以实施爆破,马立训用木棍绑扎的支撑架,逼近炮楼后,将炸药包送至炮楼半腰,冒着守军机枪的扫射,紧紧撑住木架,直至爆炸前的瞬间才转身隐蔽,一举炸毁炮楼。
1945年8月,马立训在山东滕县阎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5岁。同年9月,八路军鲁南军区命名马立训生前所在排为“马立训排”,滕县阎村为“立训村”,并在部队开展了“马立训式的爆破运动”。抗日战争中,马立训参加战斗 40 余次,完成爆破突击任务 20 余次,炸死日伪军 500 余人,他创造的“偷爆”“空爆”“飞行爆”“连环爆”等一系列爆破技术和战术,为全国抗日解放战争贡献了淄博工业先锋力量。
(淄博日报记者 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