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齐鲁·百年记忆:20集微纪录片里的山东百年

··

  近日,由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信仰引领下 红星耀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视听作品发布仪式”举行,8部主题网络视听作品正式向社会进行全媒体发布,为建党百年营造隆重喜庆热烈氛围。其中,由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果然视频创作的《红色齐鲁 百年记忆》入选。

  《红色齐鲁·百年记忆》共20集,该系列视频采用微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聚焦革命征途、建国伟业、改革开放以及走进新时代的伟大历程,以小故事揭示大道理,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反映山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贡献,真实、鲜活地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

  截至6月28日,“红色齐鲁·百年记忆”已发布18期,其中微纪录片18集,小视频100余条,全网阅读量已达2560万次。新浪微博#红色齐鲁 百年记忆#话题阅读量已达1434.6万,登上济南同城热搜,持续在榜近24小时。

  第一集《传奇宣言》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1926年,大革命时期,一本名为《共产党宣言》的小册子,被一位青年共产党员带回了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点燃了95年前鲁北平原上的革命烽火。探寻真理的回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2020年夏天至今,五次前往刘集村采访拍摄,带您一起还原这段不能遗忘的国家记忆。

  点击观看视频

  第二集《尽善尽美》

  在山东党史陈列馆,收藏着一幅《唤起民众》的油画,画面中心人物目光如炬,在民众中慷慨激昂。这幅画的主人公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早期领导者王尽美。

  王尽美一生虽然短暂,却如长夜的一颗明星,划亮历史的夜空,他的人格魅力与革命精神也激励着后人。

  点击观看视频

  第三集《光辉铭记》

  峥嵘岁月,青春热血,从贵州到山东,邓恩铭种下的革命火种,百年后依然生生不息。无论是领导工人运动,还是在狱中与敌人开展周旋,他的坚强勇毅如同一盏明灯,激励着后人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在与反动势力最后的斗争中,他依然豪情满怀地写道:“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刘谦初等22位党的重要干部被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这位来自贵州的青年,将一腔热血洒在齐鲁大地上,用鲜血践行了誓言,用生命捍卫了信仰。

    点击观看视频

  第四集《大地为鉴》

  在潍坊寿光市,连片的蔬菜大棚是这座“中国蔬菜之乡”的地理标记,同时也见证了一位优秀共产党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就是被称为“新时期县委书记榜样”的王伯祥。

  上世纪80年代,在任寿光县委书记的五年多时间里,王伯祥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掀起一场改变农民命运的“绿色革命”,不仅让寿光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还给寿光人民留下一座座搬不走的金山银山。

    点击观看视频

  第五集《工匠超人》

  产业工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共产党员许振超就是工友们心中的榜样。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改革先锋”许振超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已经和国家的发展、港口的振兴融为一体,也成为改革开放的时代印记。

  从码头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对许振超和他的团队来说,过往的荣誉是汗水铸成的历史,现在每天都是新的征程。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青岛前湾码头专访了“大国工匠”许振超,他说:“好好干,当一个好工人,这就是我的初心,就是我这一辈子的追求”。

    点击观看视频

  第六集《当代保尔》

  朱彦夫被誉为“永远的战士”、“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参加过淮海、渡江等上百次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失去四肢和左眼,10次负伤,3次立功。1956年,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特护待遇回乡。

  1957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使群众过上了温饱殷实的好日子。1982年,为弘扬革命传统,他以超常毅力,历时7年,创作完成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点击观看视频

  第七集《春华秋实》

  他以科技促脱贫,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培训贫困农户、技术骨干3万余人次;他的每一个果树新品种的研发都历经十几年的时间,却把辛苦选育的20多个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无偿送给果农使用;他研发的果树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山东、陕西等省的丘陵地区累计推广种植800余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余亿元。

  他就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学森,他把希望种在希望的田野上。

    点击观看视频

  第八集《油田新事》

  黄河入海,胜利油田,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热土。

  “4年前,我入职了,成了一名‘油三代’。”27岁的张福君戴着安全帽,仔细检查着油管。选择了在油田工作,就意味着这个年轻人走上一线,继续着一个“油三代”家庭的石油情缘。

  1961年4月16日,在东营村附近打的华8井,首次见到工业油流,日产原油8.1吨,从而发现了胜利油田。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1965 年1月25日,32120 钻井队打的坨11井喜获日产1134吨高产油流,我国第一个千吨井诞生。一代代胜利人满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风雨兼程,勠力同心,铸就胜利的荣光。

    点击观看视频

  第九集《隐形医院》

  烟台,莱州,有一座特殊的战地医院,它的病房隐藏在30多个村庄的地下;这是一段抗战史上的传奇,200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在人民群众的保护下得到救治。这就是西海地下医院创造的奇迹。

  虽然西海地下医院岁月已经过去70多年,当年的遗迹大多已不见踪影,但那段用生命和忠诚铸就的红色历史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集《胶东火种》

  烽火虽已远,满目尽苍翠。走进威海文登的天福山,这里的红色气息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天福山举行武装起义,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开启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作为红色胶东的源头,天福山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从天福山起义到南征北战,胶东子弟兵用生命和热血抒写了壮阔的革命史诗,使胶东大地处处散发着红色光芒。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一集《春来涧溪》

  与其他脱贫村不同,三涧溪曾经“阔”过,但“阔”起来后却走了一段下坡路,成了烂摊子。后来,高淑贞临危受命,担任村支书,用了十五六的时间,带领大家再次脱贫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对于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一公布,她都要寻宝似的,逐字逐句读,从中寻找机遇。

  三涧溪村近年来遵循“产业增长点在哪里,合作社就建在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的发展思路,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先后组建绿涧生态农业、巾帼商贸、古村旅游等五个合作社,成立青年创业党支部、返乡创业党支部和综合党支部,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二集《基层智慧》

  “说庄扶,道庄扶,别看庄扶分田到了户,一步也离不开党支部。”这是30多年前,山东省莱西后庄扶村村民自编的顺口溜。如今“家家住上小洋楼、生老病死全不愁”的后庄扶村村民,自豪的“底气”依然是村党组织,村里的文化广场被命名为“初心广场”。

  后庄扶村是村级组织建设“莱西经验”的源泉和生动实践者。1990年中组部等多个部门在莱西召开会议,总结推广“莱西经验”,确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格局,“莱西会议”成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此后,“莱西经验”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农村地区坚定依靠党组织这个“主心骨”实现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三集《高原热血》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孔繁森,中共党员,1944年7月出生,1994年11月去世,山东聊城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原书记、政协原主席。

  1979年开始,他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结束后,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情况,探索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被称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

  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和影响着广大中华儿女投身改革开放事业,自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干事创业。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四集《黄河奔流》

  2020年11月2日,黄河入海口,一场特别的溯源之旅在这里举行。中国重汽新推出的“黄河”重卡将途经九省,最终到达黄河源头。

  回首新中国建设史,这不仅是溯源,更是一次致敬。1960年4月15日,经过4个多月的奋战,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终于在济南试制成功,一举改写了中国汽车长期“缺重”的历史。而“黄河”也浓缩为中国重型汽车的标志。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五集《沂蒙新篇》

  对于土生土长的临沂姑娘牛庆花来说,《沂蒙山小调》耳熟能详,她也见证着歌曲中沂蒙山水变得越来越好。

  70多年前,距离牛庆花家蒙阴县野店镇北晏子村8公里左右的地方,就是沂蒙六姐妹的故乡烟庄。在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革命烈士血洒疆场,涌现出“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全国闻名的模范群体。一个个感人故事背后,是她们用生命写就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儿女充分发扬沂蒙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向党和国家交出一份份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沂蒙答卷,不断书写沂蒙精神新的时代篇章。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六集《青山忠骨》

  走进临沂蒙阴县垛庄镇,最有名的地方莫过于孟良崮。“当年鏖战急”。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标志建筑上嵌入的194700枚子弹壳,让来往参观的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当年战事的激烈。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让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覆灭。这场硬仗之后,孟良崮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第一次看到“23”这个数字时,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讲解员郭艳阳倍感震惊:这是孟良崮战役中2865名烈士的平均年龄。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七集《乳娘恩情》

  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山东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革命后代,分散在各村居住。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和抚养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军的“扫荡”和多次迁徙过程中,胶东育儿所乳儿无一伤亡。

  走过历史烟尘,“红色乳娘”深藏功与名。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多地走访,寻找乳娘和乳儿,记录胶东乳娘的感人故事,见证平凡中的不平凡。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八集《焦桐为证》

  九曲黄河,兰考地处最后一道弯。在焦桐广场,焦裕禄亲手种下的泡桐树历经五十多年的春风秋雨,依旧枝繁叶茂,就像他在兰考土地播种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种子,蓬勃旺盛,生机盎然。

  在焦裕禄纪念馆,存放着他50多年前骑过的自行车和他曾经穿过的棉鞋,靠着这辆车和这双鞋,焦裕禄在风沙中,暴雨间,寒风里,骄阳下,一年零三个月,走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行程约5000余里。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点击观看视频

  第十九集《决战序幕》

  漫步济南护城河边,人们都能看到一座阁楼,它就是济南著名的红色景点——解放阁,这里既是人文景观,也是历史坐标,诉说着当年解放济南的伟大胜利。

  73年前,华东野战军向济南发起全线进攻,激战8个昼夜,攻克十余万重兵据守的济南,拔掉南北交通要道上的这颗钉子,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济南的解放吹响了全国战略决战的冲锋号,是人民解放军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攻克大城市作战方针实现转变的标志性战役。

  第二十集《花开此间》

  九间棚村,地处革命老区沂蒙山腹地,是一个曾被抱怨祖宗选错了地方的村庄。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努力,这里从一个穷山村一跃发展成“沂蒙明珠”。

  九间棚人靠着一股干劲,修成了一条宽6米、长3500米的盘山路,实现了“路跟渠,渠带路,母子水池满山布、灌溉田园浇果树,洗衣做饭水到户”的高山水利化,2000多亩荒山得到了治理,“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也响彻全国。

  如今,小小金银花已成为九间棚人心目中的“幸福花、和谐花、致富花”,这个昔日穷山村的金银花也“飞”出山东,带动了西部地区致富,让20多万亩扶贫金银花开满了全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建党百年大型融媒报道

  百年记忆·红色齐鲁

  总策划:张天卫 廖鲁川 魏传强

  监 制:王健 吉祥

  策 划:刘海鹏 许建立 赵艳

  编 导:许建立 李静 田汝晔

  摄 像:高广超 张锡坤 荆新年 王开智 李岩松 李家澍

  剪 辑:高广超 张锡坤 荆新年 王开智 李岩松 张琪 李家澍 苗楠

  配 音:于芊文 刘阿龙

  特 效:张锡坤 王开智

  运 营:陈朋 殷美玲 黄广华

  海 报:徐进

责编:杨童童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