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肥城市: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靠天”

2024-10-04 09:15   望岳新闻

  仓廪实,天下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眼下,肥城市58.6万亩玉米全面进入收割期,收获的玉米能否颗粒归仓?

  在肥城市王庄镇刘庄村,一台“脚底带轮”的移动式烘干机正在进行烘干作业,与传统固定式烘干机大不相同。“以前不怕秋时收粮,就怕收后晒粮,时刻担心雨水来袭。这不,今年合作社种了400多亩玉米,有了移动式烘干机,粮食烘干有了保障,再也不怕阴雨天气的困扰了。”刘庄村“两委”委员王建河望着刚烘干出仓的玉米高兴地说。

  肥城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土地流转托管集约化加快,种粮大户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晾晒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粮食生产新形势的需要。

  为彻底解决粮食晾晒损失大、人工成本高、场地不足、“靠天吃饭”等问题,近年来,肥城市加强政策资金支持,优化粮食烘干区域布局,大力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烘干机成了“香饽饽”,烘干保粮,提质减损成为可能。

  “目前,我们的烘干装备达到86台(组),其中,固定式76台,移动式10台。秋收以来,昼夜不停为群众提供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烘干服务,烘干机每批次能烘干5600吨,需8—12个小时烘干。”肥城市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科长张德来介绍。

  今年,肥城市汶阳镇岗子村的种粮大户和长全,也购置了不少新的收割设备,在提高收割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损失。“更换新机器以后,损失大大地减轻了,以前一亩地浪费40、50斤,现在减损10、20斤,收获速度也比之前提前了10天左右。”和长全感慨地说。

  同时,为避免传统“地趴粮”储粮形式导致的发霉变质和损失,汶阳镇还引导农民采用离地通风立体储存,改善储粮条件,开展烘干技术指导,尽最大程度减损,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目前,汶阳镇粮食烘干设备达到12台,粮食日烘干能力近1000吨。

  从一粒种、一棵苗,到一捧沉甸甸的果实,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智慧”。肥城市粮食生产已实现了耕、种、管、收、烘等全程机械化“一条龙”作业,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全流程机械化作业,不仅能减少人工,提高作业效率,还能提高粮食品质。我们粗略测算,烘干后的粮食售价每斤可提高5分钱左右。”肥城市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科长杨阳说。

  记者:郑凯

  通讯员:纪宗玉 肖明媛

责编:李汶
审签:李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