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文艺绽放光彩——摘得“牡丹”桂冠,省艺术节双剧同辉

2024-10-27 14:59   海报新闻

  近期,济南文艺届荣誉不断、捷报频传,曲艺小品《父亲》凭借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一举夺得中国曲艺界的至高荣誉——牡丹奖文学奖。近日,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获奖名单也新鲜出炉,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莱芜梆子《烽火绝恋》被评为山东文化艺术“优秀剧目”,话剧《父与子》被评为山东文化艺术“优秀小型剧(节)目”。

  除此之外,济南市文化馆舞蹈《我来济南上中学》、山东琴书《鲜红的誓言》被评为山东文化艺术“群众艺术优秀作品”;济南市美术馆冯超创作的国画《少年中国说》被评为山东文化艺术“优秀美术作品”,这些荣誉激励着我市更多的文艺创作者继续深耕本土文化,探索艺术新境界,为观众带来更多触动人心的佳作。

  曲艺小品《父亲》(话剧《父与子》)深情地描绘了一幅跨越时空的情感画卷。故事聚焦于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一位年逾花甲、满载岁月风霜的志愿军烈士之子,踏上了前往烈士陵园的征途。

  该剧以独特创意与深情演绎,塑造了跨越时空的英雄形象,展现了家庭在国家大义与个人情感间的抉择与坚守。它不仅致敬志愿军烈士,更怀念与感激所有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英雄。这场心灵对话,展现了亲情的伟大、国家的荣耀与人类情感的共鸣,深深触动了观众心弦,传递了深深的家国情怀、人间真情的崇高理念,为新时代的曲艺创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启示与灵感。

  莱芜梆子《烽火绝恋》取材于《泰安时报》红色报人——方正老先生的亲身故事。通过艺术的提炼,融入山东人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和肝胆侠义的民族气节,展现一幅幅山东人民抗击日寇的壮美画卷;该剧将莱芜当地冶铁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塑造出一个个棱角分明的山东汉子形象,再现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革命情怀。同时运用高亢、凄美的山歌,朴实、鲜活的人物诉说着革命战争年代,中华儿女质朴纯真的“绝美恋情”,展现了热血青年救民族于危亡的铮铮铁骨。作为革命历史题材剧目,也是济南市舞台艺术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精品力作。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发展,济南市文旅局全力推进“双创双提”工作目标,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文艺创作和文艺院团的改革与发展,从功能定位、分类改革、经费保障、绩效考核等7个方面加大文艺院团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全市国有文艺院团的创作激情和演出热情,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市杂技团5部作品荣获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剧目和优秀节目奖,获奖数量为全省之最;儿童剧《戴“星星”的孩子》、音乐剧《不一样的焰火》、吕剧《莫愁女》入选国字号展演;5部作品获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儿童剧《飞越母亲河》和独幕剧《蹦跶元宝和咕呱》3部作品同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创作资助项目;魔术《花样年华》《时间旅行者》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并获优秀节目奖。

  此次获奖的作品均是济南市属文艺院团立足本土的原创作品,充分体现了济南市在文艺创作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了济南的历史文化资源,巧妙融入地方特色,无论是语言风格、人物塑造还是情节设计,都深深打上了济南乃至山东文化的烙印,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标识,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佳作不仅将济南本土文化推向更宽广的舞台,提升了济南文化影响力与美誉度,更为市属文艺院团注入新活力,激励文艺工作者投身原创,续写辉煌。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认可,更是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鞭策文艺工作者怀揣梦想,为济南文旅事业繁荣贡献智慧与力量,共绘新篇章。

责编:王潆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