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传统:中国诗学高等论坛(2024)暨第四届诗歌叙述学前沿学术论坛”在威海举行

2024-10-23 18:46   墨河文学

10月18-20日,由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主办的“现代与传统:中国诗学高等论坛(2024)暨第四届诗歌叙述学前沿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学术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都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本校师生,以及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国的诗人、作家、翻译家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19日上午举行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新顺主持,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杨玉、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分别致辞。杨玉在致辞时指出,适逢山大校庆,这次论坛是最好的纪念。山东大学素有诗歌创作及诗学研究的传统,上世纪30和50年代,一批诗人、诗学理论家和古典诗学研究大家曾汇聚山大青岛的校园,为山东大学办学历史上的两次辉煌和文史见长的优良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山大,是继朦胧诗之后第三代诗歌的重要发源地,在诗学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重要成就。本次论坛作为“庆祝山东大学在威海办学40周年”主要学术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孙基林谈到,近年来,山东大学的诗学研究传统不断开枝散叶,在不同校区先后成立了山东大学(威海)现代诗歌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近年在传承山大诗学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和推动诗歌叙述学、交叉融合诗学和未来诗学研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次诗学高等论坛的举办,作为不久前在青岛校区启动的山东大学诗歌文化艺术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今后这一活动在不同校区举办开辟一条新路,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随后诗学高等论坛主旨论坛分两场举行。论坛第一场由欧洲华文笔会会长方丽娜主持、河南大学教授耿占春评议。来自美国的著名诗人严力、德国的翻译家岩子,以及浙江传媒学院赵思运、上海大学钱文亮、香港都会大学余文翰、山东大学亚思明等诸位教授先后发言,一方面从美华移民文学、诗歌翻译、译者写诗等角度考察了诗歌的跨语际转换与相关学术问题;另一方面从“本土身体诗学”、小说诗学、叙事与叙述关系等维度探讨了诗歌叙述学的不同向度。论坛第二场由诗人燎原主持、燕山大学王永评议,来自北京大学的高秀芹、山东大学的孙微、中诗在线的马启代、南开大学的李润霞、青海文联的郭建强、山东大学的马春光等教授、诗人分别发言,就诗歌意象、诗学修辞、性别诗学、高原生态诗学、植物诗学等多维度诗学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9日下午,论坛在两个分会场举行。第一分会场设置四个场次,分别由青海省文联郭建强、青岛大学冯强主持,山东大学孙微、辛北北、马春光、王东东评议。与会专家主要围绕中国诗学的现代转化和“未来诗学”问题,就古典诗学的现代转化、现代诗学的渊源考论与反思、未来诗学的理论建构及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对话。第二分会场分上下两个场次,主要围绕核心议题“诗歌叙述学”展开,分别由中诗在线马启代、香港都会大学余文翰主持,赵思运、钱文亮评议。与会专家从新诗叙事传统、九十年代诗歌叙事问题、叙述概念渊源考论、诗歌写作叙述实验、作为现代性面孔的叙述诗学等多种维度,对诗歌叙述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闭幕式由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主持。首先是两个分会场六个场次评议人分别作了议题讨论的汇报发言,随后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亚思明进行学术总结。她认为,本届论坛一个显著的意义在于解构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框架,推动着古典、现代和外国诗学等不同领域的跨学科融合,并以全新的视野探讨了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以及相关学术问题,尤其是诗歌叙述学与未来诗学等等。

撰稿:高爽

图片:包宇、孙迎放

编辑:吕子渔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