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四普故事——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2024-10-28 14:52   海报新闻

  不知不觉,走进“文博圈”已是八载春秋。还记得当年从外地税务部门考回家乡的心路历程,之所以选择这里,是想当然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听故事、研历史、闲适安逸的部门,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小爱好,听听古往今来的“八卦”……

  终于回到家乡工作,心也安放下来,而那时候的文博工作又并不太忙,一点点汲取这个圈子的知识、认识同行的老前辈和小伙伴、看看桓台的人文古迹、听听往昔岁月的悲欢离合,时间走得飞快。

  在这几年中,凭着同事共享的“三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和网上搜到的法律依据,我竟也在不知不觉间对这一行当越来越有兴趣。细究法律条文、自学文博课程、参加考古发掘、摸索创新案例,原来工作也是会带来无限乐趣的。

  文物普查十几年一次。没想到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居然遇上了“四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而且还是作为带队人亲历实地,这是做为文物人的无上光荣。

  以前,曾听参与过“三普”的前辈说起,那个时候队员们非常辛苦,上山下河丈量每一寸土地、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硬生生建立起桓台文物数据库。但由于技术因素制约,很多档案稍显欠缺。现在由我带领队员完成“四普”,“该怎么做”成为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文物普查不仅仅是掌握文物资源分布状况这么简单,普查数据一经确认,对县域的发展规划、土地供应、项目审批等都有重要影响,须慎之又慎。

  我的普查队伍共6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1个80后带着5个95后、00后,半数队员进入“文博圈”工作不足一年,仅有两人是科班出身。接到任务之初,倍感“压力山大”。但领导和同事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也正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高质量完成“四普”工作的信心。

  我县实地阶段全面推开是在秋收前后,共分两组同时进行。“村村到”组以村为单位,摸排、踏查300余个村的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实地普查组以镇(街道)为单位,逐个复查已知文物点、普查新发现线索。我按照每个人的专长、性格特点等给大家分了工,边学边干、边干边想,互为AB角、比学赶超、取长补短。

  雨龙来自遥远的日喀则,是一个讷于言但敏于行的00后小伙子,科班出身,我安排他采集标本。刚开始实地的时候,很多遗址的庄稼还没有收,雨龙没跟我提困难,每到一处文物点,他全副武装、二话不说一头扎进玉米地,一待就是近两个小时,直到其他队员的任务完成后,喊他回来,他才提着沉甸甸的一袋陶片钻了出来,有时候脸和手被玉米叶划得一道一道的,渗出血丝,他也丝毫未觉。总是兴奋地说:“队长你看我捡的。”而后小心翼翼装进自己的背包,天擦黑回到单位,他再将陶片又刷又洗,整理归档。

  95年的玉笛跟我时间最久,从文保中心成立以来,就是我俩“相依为命”三年,最难的日子是我们一起相互鼓励走过来的。同样,她也对政策的把握严谨精准、对文物点的分布了然于胸,我安排她进行现场录入。文物点通常在偏僻难行的地方,现场上传的数据需要找寻最佳拍摄点,玉笛拿着手持终端,步行到标志点或者本体位置,拍照、录入、与“三普”数据对比,一丝不苟。碰上阴雨天气,宁可自己淋雨也要护着设备,这个娇小的女生在工作时却无比高大,迸发出巨大的正能量。

  田丰是从大学生军人来到文物岗位上的女生,99年的。刚来2个月即投入到“四普”中。我安排她撰写普查日志和记录文物点现状,这着实难为了她,一次次和村文物长、文保员沟通:大哥(大姐),咱文物本体这块地是属于哪个村的?目前是什么土地性质和用途?一定别忘了按时巡护打卡呀,有建设、取土、修大棚、铺公路的,一定及时和我们汇报啊。这是我们文旅局制作的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册,给乡亲们发一发。谢谢大家配合我们……一天下来,嗓子已经说不出话。白天又不敢多喝水,因为在荒郊野外,女孩子没法上厕所。但她还是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我们工作节奏非常快,通常早晨8点前出发,每到一个文物点,大家就按照分工各自忙碌起自己分内的工作,程序繁琐却又有条不紊。中午吃完饭,稍作休息即开始工作,收工时一般天已擦黑。但大家还要继续加班,除了集体学习研究第二天要普查的文物点情况外,还要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玉笛负责项目审批,每周至少要给企业打上几十通电话,核对位置、面积、手续办理情况,草拟审批意见;小琳核对当天的普查数据,进一步完善后上传至系统审核,查漏补缺;田丰忙着整理一天的记录情况;雨龙端着一盆陶片在不停地刷刷刷;耿凯在“村村到”组,规划路线、记录、拍照等都由他一人完成,晚上整理材料通常都要到后半夜。我不知道我的普查队伍是不是最年轻的,平均年龄仅有28.9岁,但我觉得他们是最棒的,大家都是拼尽全力在做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或许有不足、或许有欠缺,但已经难能可贵。

  “四普”还在继续,我们也还在路上,不管是晴空万里、还是阴雨连绵、亦或是北风瑟瑟,大家都相互鼓励、说说笑笑,没有一个人叫过苦,更没有一个人打过退堂鼓。女生会买一些小零食给大家随时补充能量,男生休息的时候会打打游戏、暂时忘记疲惫。同事之间的深厚感情和默契,也悄悄地在互相配合和鼓励中建立起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会专业不要紧,慢慢试、慢慢学,就能得心应手;“谁言巨浪难前行、勇者傲立风云间”,随着大家适应了工作节奏、掌握了普查技能,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头也被激发出来。相信通过这次历练,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也是工作赋予我们最大的意义。

  文/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 孙慧

责编:王潆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