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又一热电厂拆除,城市更新大提速
2024-11-27 10:36 济南日报
一
济南,又一热电厂“退休”。
根据媒体报道,11月26日早上8点,济南东部城区的东新热电厂院内,烟囱开始拆除。
这意味着,继济南明湖热电厂成功关停后,东新热电厂也退出了济南的供热“舞台”。
今年10月,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对科技城片区09街区控规局部用地深化落实进行社会公示与征求意见,内容显示,原本东新热电厂所在位置的供热用地调整为城镇住宅用地。
未来,东新热电厂区域将彻底更新,变成一片片的住宅。
济南城市更新大提速了!
二
济南的热电厂,正在接连“退役”。
今年拆除的两个热电厂,可以说都是“老济南”,见证了济南在几十年间的发展历史。
正在拆除的东新热电厂,始建于1992年,1994年正式投入使用,已经为济南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服务了近30年。
近几年,东新热电厂作为调峰热源点为CBD片区、科技城片区提供应急保障。
2023年2月底,东新热电厂进入试停运作为备用热源。
大变化发生在今年,从10月份东新热电厂地块用地性质调整,到今天开始拆除,时间仅仅过去了一个月,速度很快。
在今年5月,明湖热电厂就已先一步“退休”。
明湖热电厂是济南首家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企业,自1983年筹建,于2022年试停运,“服役”时间近40年,最早供热范围东至大明湖一带,西至山东省造纸厂,北到北园大街以北,南至泉城路。
据统计,在1983年明湖热电厂筹建前,全国只有17个城市有集中供热系统。明湖热电厂的建立,是济南供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2022年,明湖热电厂转为调峰备用热源厂,成为应对极寒天气的供热补充力量。
正式关停时,明湖热电厂已停止供热运行2年,未来,明湖热电厂地块也将进行更新,变为商业住宅区,以更好的形象融入大明湖周边地区。
三
很多网友在讨论,热电厂接连关闭,济南供热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不必担心,目前,“外热入济”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有两大外热,作为“外援”被引入济南——“石热入济”、“聊热入济”。
这两个长距离、跨区域的供热项目,都是输出地在保证自身需求的情况下,通过电厂余热,为济南送暖。
2023年1月底,“石热入济”项目开工,历经217天连续建设,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于2023年10月24日实现全线贯通。
通过“石热入济”长输管线,泰安石横电厂的高温水,穿越80公里温暖济南城区。
今年的供热季,“石热入济”项目首次达产,供热面积从去年的400万平方米,增加到了2900万平方米。
再来看“聊热入济”项目。
2024年初,省级重点项目“聊热入济”正式开工,项目投资超百亿元,旨在将聊城的电厂余热引入济南市,以实现城区内供热燃煤锅炉替代,改善济南的大气环境。
“聊热入济”项目建设分为南、北两线,总长约130余公里,将刷新管网最长、管径最大、难点最多3项纪录。其中,整个项目横穿黄河工程难度最大,将采用盾构技术一次性穿越大堤、黄河主河道等重要点位。南线穿黄总长度达4.5公里,将成为黄河下游首条穿越黄河的供热专用隧道工程,同时,也是全国最长的供热隧道。
随着“外热入济”项目的实施,到2025年底,济南将增加超1亿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可基本替代城区及沿线区域的燃煤热源。
利用“余热”供暖,意味着比单烧锅炉供暖要节约很多煤炭资源。根据专家计算,我国集中供热的一次能源消耗为20公斤标煤/平方米,1亿平方米的供热能力,能节约下来的煤炭资源是十分可观的。
朝着供热无煤化,济南又进了一步。
四
济南都市圈,正在实现供热一体化。
早在2022年公布的《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中就明确,研究实施“莱热入泰”“泰热入济”等供热管网项目,推进都市圈供热一体化。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针对济南都市圈,要以实施“强省会”战略为牵引,抓好城际高铁、跨区供热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等城市协同融合发展。
“外热入济”项目的建设,将直接推动济南都市圈供热一体化破局,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向东新热电厂道一声“再见”,济南转身走向都市圈的明天。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对吧。(来源:观济南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