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发起的中国国际零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在雄安新区成立

2024-09-25 15:26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9月23日,由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发起,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氢能有限公司、俄罗斯普列汉诺夫国立经济大学、韩国湖西大学、韩国世翰大学、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菲律宾卫斯理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国际零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在雄安新区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2020年,我国提出的“3060规划”目标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指明了方向。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的重大战略部署,服务国家双碳人才培养需求,教育部印发了《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支持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鼓励高校联合企业,根据行业产业特色,加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组建一批区域或者行业高校、企业联盟,适时联合相关国家组建跨国联盟,推动标准共用、技术共享、人员互通。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统筹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接续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国际零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应运而生。

孙承武校长在题为《培养国际化零碳专业人才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零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国际零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联盟以推动零碳技术的创新实践、促进科技成果在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应用为目标,旨在通过整合产学研资源,搭建起一个高效、开放的合作平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零碳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孙承武指出,零碳发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中国国际零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的成立,将成为我们迈向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步。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联盟必将成为引领零碳产业教育融合的重要平台,为碳中和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联盟的牵头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是一所致力于国际化教育,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全日制职业本科高校。学校现有威海和济南两个校区,下设16个教学单位,开办了67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作为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学校智能教学条件完善,图书馆馆藏丰富,致力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我们深知,在零碳领域,人才是关键,技术是核心。因此,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积极投身于零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如2023年6月,学校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并与国融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零碳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等。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讨论环节,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尤明杨、京东科技集团政企合作部能源行业负责人乔淑霞、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人虎、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书记宫本杲、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院长严飞、远景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俞乐和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郭军洋、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光军分别就“提升新质生产力关键问题与经验”议题,围绕如何实现跨区域零碳协同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与发展、如何优化零碳园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问题展开了观点碰撞和热烈讨论。

主持人、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李瑞东向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光军提问:请您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简要谈一下新质生产力与零碳新发展的关系。陈光军回答道: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与零碳新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这与零碳新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在零碳领域,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类型,面对这样一种变化,怎么办?我想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通过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课程体系;二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同时,他还接受提问谈了作为中国国际零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的发起单位,正在做的工作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问题。

中国国际零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的成立,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与会者坚信,通过联盟的力量,可以汇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零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培养更多国际化零碳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张晓青

摄影:会议主办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