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商务局: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2.2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
2024-12-12 14:44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毕筱涵 青岛报道
2024,青岛市商务局践行“商务为民”理念,围绕促消费惠民生、外贸稳增提质、加大引资稳资、提升开放能级等方面,打造“乐购青岛”“通商青岛”“投资青岛”品牌。去年收到“三民”活动意见建议15条,今年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21件,回应政务热线、“青诉即办”意见建议2626条。
“乐购青岛”,激发消费活力惠民生
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2.2亿元、增长5.1%,增速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密集“上新”。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策划开展“乐购青岛”龙年消费节、全国家电消费季、88城市购物节、“悦享消费·碰一下购物节”、食材节等1000余场活动,。
在全省率先启动新一轮换新活动,出台家电、汽车、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以旧换新实施细则,线上、线下联合发力,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京东、天猫两大平台同时上线的城市,带动家电品牌生产扩容。1-10月,全市限上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49.5%、21.8%。截至11月底,以旧换新带动家电销售127万台、汽车销售6.5万辆,交易金额达146亿元,超133万消费者享受补贴政策。
新引入京东MALL、始祖鸟贝塔店、蔻莎精品百货等40多家山东品牌首店。其中京东MALL作为山东省首家融合3C潮电、家电家居等多品类、多业态,主打科技沉浸式体验的超级商场,迅速“圈粉”,开业当月营业额破亿元。山姆会员店项目已全面开工,预计2026年底前建成开业。促进国货潮品消费,新获评鑫复盛、青食等4家“中华老字号”品牌,累计达23家。借助演唱会经济推动城市消费,来自全国的年轻乐迷在音乐的名义下与青岛“双向奔赴”。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实现网络零售额1938.7亿元、增长13.3%,占全省的33%。
中山路步行街、上街里、银鱼巷等商街,以其独特的历史文脉叠加新业态潮元素,成为城市新晋打卡地。打造啤酒特色餐饮街区5条,全市20条重点步行街增加300余处网红打卡点。海信广场升级焕新,迎来“新地标”SKY DOME,成为集海景、城景、夜景于一体的消费新场域。万象城空间业态迭代升级,打造年轻力中心、微醺时光、天空滑板公园等多个特色首创主题区域。11月29日新开业的深蓝中心GT PLAZA为浮山湾商圈再添时尚消费新地标。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今年完成新改造便民生活圈65处,服务周边居民约80万人,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关爱“一老一小”,让居民“近”享便利生活。
五大批发市场日均上市蔬菜、猪肉分别在2500吨、200吨以上。“菜篮子”信息化建设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菜篮子”保障工作连续三次获评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青岛市成为唯一获此荣誉的计划单列市。
“通商青岛”,培育外贸新动能
1-11月,全市预计实现货物进出口8306.5亿元、增长3.2%,其中出口增长10.8%,预计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9个、4.1个百分点。
出台对外贸易稳增提质14条措施等系列政策,稳定企业发展信心。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统筹1.7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有7697家企业获出口信用保险、“十强”产业贴息等资金扶持。组织2000多家企业参加110余场境内外展会,意向成交订单超230亿元。1-10 月,青岛市对欧盟、“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分别增长17.3%、10.7%,分别高于全国13.8个、2.7个百分点。
加快建设 12 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即墨纺织服装入选全国第三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支持3.6亿元。推动产业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5.7%,占比50.9%,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7.2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电器、集装箱、船舶出口分别增长21.9%、74.2%、68.6%。
在全球布局82个海外仓,占全省的30.2%,服务外贸企业2.1万家。开展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行动,出台支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细则,举办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青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连续三年居全国综合排名第一档。积极推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带动出口两位数增长。
圆满完成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133 项任务,正在积极申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1-10月,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1405亿元、增长38.6%,占全省的44.8%,服务贸易总额和服务外包执行额稳居全省首位。
建立“海关、税务、外汇、商务、港口+”联动机制,举办“商务+金融”银企对接活动,助力外贸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目前,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 2.5 万家,贸易伙伴扩大到 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投资青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实施招商项目落地开工攻坚行动,1-10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28个,总投资4573.8亿元,制造业项目占比近60%,建设类项目开工率77%。
出台加大吸引外商投资24条措施,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实体项目落地。新设外资企业557家,其中高技术外资企业109家、增长7.9%;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到账外资比重较去年提高22.1个百分点。新加坡托克、法国威立雅等优质外资项目落地,累计吸引17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410个项目。
分国别举办德国、欧洲、韩国等3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加强政策宣介,倾听企业关切,畅通表达渠道,协调解决企业诉求86件,推动益海嘉里、海克斯康、欧科林格等42家存量外资企业增资到账5.6亿美元,占比总量34%。
组建国际招商专班,精准对接优质外资项目,实施全球招商行动。今年以来,赴日韩、新加坡、欧洲、中东等地举办经贸交流活动9场,拜访企业和机构125家,达成68个合作项目,总投资25.6亿美元。成功举办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140家世界500强企业、311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会,嘉宾层次、规模创历史新高,峰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办好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性展会——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组织43家上市公司企业家青岛行,参展企业、展览面积、意向成交额较上届分别增长14%、9.6%、8.7%。
“改革创新”,更大力度推进制度性开放
推动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加大现代贸易中心建设力度,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目前,集聚贸易主体超2000家,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入驻企业1.7万家,国际能源中心交易额突破2100亿元。1-10月,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1052亿元,占全市的13.9%。
深化自贸片区改革创新,健全完善自贸创新机制,形成 300 余项创新成果,2项获评全国“最佳实践案例”,79 项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积极推进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争取保税船供油、跨境零售药品进口等一批重点政策。
制定功能区改革创新意见,推动功能区突出主导产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7 家经开区、5 家综保区贡献了全市 73%的进出口、67%的实际利用外资,彰显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和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海尔、海信、赛轮、森麒麟等家电电子、橡胶轮胎行业领军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推动8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累计投资2.1亿美元、产值13.9亿美元。1-10月,全市实际对外投资21.4亿美元、增长27.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7个、22.4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