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昌邑: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1-11 15:57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
从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产品遍地开花,到吸引村民“回流”干事创业,再到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当前,潍坊昌邑正立足资源禀赋,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念好新时代“强村经”,通过谱好强农新篇、用好留人妙计、掀起兴业热潮等举措,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谱好强农新篇——现代农业深耕“智慧”田野
湿度降了自动喷雾调节,土壤干了滴灌系统主动浇水,茎叶粗细、果子大小都有智控系统实时传递信息,除了人工剪枝摘果,其他工序都由自动化系统完成……在昌邑市山阳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20万平方米的智能调控的玻璃温室内,可以年产番茄1300余万斤、草莓20余万斤,产量相比传统种植有了质的提升。
对农作物长势的描述终于告别“良好”“喜人”这样笼统的词汇,取而代之的是依靠温室各类型传感器所监测的作物叶温、茎粗、果径等数据。“当前的光照是否充足,温度是否合适,水肥是否施得恰当,都能让作物自己来‘说话’。”昌邑农创集团董事长张清涛说。
在数字时代,数据与农药、化肥、种子、农具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农资。近年来,昌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12.6万亩,建设了数字粮田、数字菜园、数字牧场等9个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培育了“青山庄园”“绿色大地”等特色品牌,有力带动了农业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目前,昌邑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8万亩以上,总产量超过11亿斤,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6.96%。
发展现代农业,应当构建更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我们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让新型主体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带着农民干、带着农民闯,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让社会化服务组织去干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事。”昌邑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聂仁鹏说。截至目前,昌邑共有合作社1046家、家庭农场770家、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1301户,6家专业合作社入选“2024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2024年昌邑获评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市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3家,2家企业入选潍坊市农业龙头企业引领企业,丰瑞农业、青山红岫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生态农场。
用好留人妙计——广阔天地演绎“归巢”大戏
在昌邑市东店村,村办企业山东康利莱医疗器材自动化生产车间开足马力,产品流水下线;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村里年满70周岁的老人免费入住;设施齐全的东利幼儿园,村里学前儿童免费入托……
这些安居乐业的美丽图景得益于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不断壮大。村庄的蝶变要从2003年说起,这一年原本自己经营着建筑公司的王元江被村民推选到村两委班子,他抓住昌邑刚刚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契机,依托区位优势,让产业先行、以项目破题,发展城建服务及医疗器械产业。2010年成立山东东利集团,下设山东康利莱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昌邑市东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2024年,6家企业实现利润1400多万元。
“产业发展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发挥组织优势。我们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产业带企业、企业带就业,形成企业、产业、就业‘三业联动’,实现农民增收、企业盈利、产业发展,聚合起村庄发展的新动力。”谈及村庄发展历程,东店村党支部书记王元江说。
“主心骨”坚强有力,“领头雁”善作善成。提振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对于壮大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2024年底,东店村“两委”获得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奖励,班子成员人均有14,300元,让大家既惊喜又自豪。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培育高素质农民,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加快转型,还能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兴业增收、共同富裕。
如何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个问题短期靠情怀,长期得靠制度。自2022年起,昌邑市在山东省率先推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奖励机制,指导各村从当年村集体经济收益增量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来奖励村干部。昌邑已连续三年落实村集体经济增收奖励办法,284个村、1087名村干部获得增收奖励。
奖励怎么保证公平公正呢?不少人产生疑问和担忧。昌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晓英介绍,当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且增量在3万元以上的村庄可申请奖励,须经村级申请、镇街区审核、市直部门复核等七步程序;奖励资金按照收益增量幅度和村干部贡献大小来分配,各镇街区成立专项审核组,根据村情对贡献大小如何界定等问题过堂讨论,确保精准评估;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补充细则;推行市级督导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奖励更规范、更长效。
行走昌邑,处处可见各地切实发挥党组织作用,聚焦比较优势,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同奔致富路的生动场景。
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才能持续增收致富。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昌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42元、增长6.6%。
掀起兴业热潮——乡村经济绽放“繁荣”之花
“走,领钱去”1月5日上午,昌邑市柳疃镇刘家车道村的“乡村振兴大讲堂”里热闹非凡,该村正在举办2024年度合作社分红大会,现场村民有序地签字、领取分红,脸上洋溢出丰收的喜悦。
“以前我怎么也想不到,足不出户就能赚到钱。自从有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刘志强拿着刚领到的分红款说。
为了让村民稳稳地端住土地上的“金饭碗”,昌邑市柳疃镇刘家车道村党支部领办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成本集摊、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模式,开展统一耕种、收割、出售,实现生产流程、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全村累计流转土地近1000亩,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确定最低经营分红800元每亩,然后将盈利的75%用于再次分红、20%用作来年的生产基金、5%上交村集体。
“我们合作社将2024年结余的10.2万元进行分红,我们的社员每亩可多分115元,现在我们村人人信心十足,准备明年扩大发展规模,拓展水产养殖、林果种植,带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刘家车道村党支部书记刘亦光信心满满地说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昌邑市把加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村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既立足于各村禀赋特征,又确保实现区域整体性覆盖。石埠前村带动蔬菜产业,奎聚街道的黄辛村带动中草药产业……目前该市已谋划打造了十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土中钻出“金疙瘩”,山上长成“摇钱树”。截至目前,昌邑“三品一标”农产品达128个,山阳大梨、昌邑鲜牛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昌邑丝绸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昌邑大姜蝉联全国生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首位。
“我们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根基,积极融入农综区建设,大力促进粮食、蔬菜、果品、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研学康养、科普教育、农耕体验等新业态,把单一产业变成‘多元经济’,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文志说。2024年前三季度,昌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同期的1.54:1缩小到1.51:1。
山水含笑凝秀色,沃野千里“丰”景好。一处处产业,点燃发展激情;一张张笑脸,绽放幸福生活。在昌邑,充满希望的田野和怀揣幸福的农民“大合奏”,共同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